您的位置: 农博网> 数据中心> 实用技术>平菇黄菇病的防治方法

平菇黄菇病的防治方法

2007年08月13日 08:04 来源:农博通

  平菇黄病斑是由假单孢杆菌引起的一种病害,革兰染色呈阴性反应。该病害为细菌性病害,它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它对平菇、蘑菇都有侵害。

  病症:染病初期菌盖上有小斑点状黄色病区,随着子实体的生长而扩大,并传染其他子实体,继之色泽变深,并扩大到整个菌盖,整朵菇黄化,发病菇体呈水渍状,但不发粘、不腐烂,尤其是黑色平菇出现黄斑后色差极为明显。染病后期菇体分泌出黄褐色水珠,病株停止生长,继而萎缩、死亡。严重时多潮菇均发病。病斑一般发生在浅层,超过皮下3毫米的菌肉极少变色。

  病因:培养料、覆土、管理用水是菇床病菌的主要来源,空气、昆虫、人和溅水也可帮其传播。高温高湿极利于发病,且生长繁殖较快,适宜条件下几个小时就能侵染菇类而产生病斑。尤其当温度稳定在20`C以上,湿度95%以上,且二氧化碳浓度较高的条件下,极易诱发此病;即使温度在15`C左右,但菇棚温度趋于饱和且密不透风时,也有较高的发病率;在培养料及菇棚内用水不洁时,也极易发病;还有在春、秋两季温度变化幅度较大的时期,此病害极易流行。

  防治方法:【1】菇房设施要彻底消毒,可拆卸的支撑材料应拆下,刷或浸漂白粉液后晒干,漂白粉用量1:150倍水,地面和空间用1:50倍的金星消毒液喷洒。

  【2】培养料发酵料要彻底,覆土材料用甲醛熏蒸处理(具体操作方法参见我厂编写的蘑菇疣孢霉防治方法)

  【3】菇房内要保持通风状态,适当降低菇房内的空气相对湿度,使棚内二氧化碳浓度降低至0.5%以下,并且要合理用水。喷水后应尽快让菌盖干燥。遇到温度升高时,可在棚内墙壁上喷水,加大通风量,降低温度并保持菇房空气新鲜。

  【4】一旦发病后,立即摘除病故,集中焚烧处理,停止浇水,加大通风量,向床面喷洒1:600倍的漂白粉或100-200ppm的链雷素或5%的石灰水,可收到良好的防治效果。

  我们的专家在菇区调研时发现有人用0.1%高锰酸钾加1%食盐溶液混合后喷洒效果很好,有兴趣的菇农朋友可以一试,但注意不要积水。

  药剂防治:用本厂生产的黄菇菌绝杀1:400倍的比例喷施后,有独特的疗效,欢迎致电0722-3318839咨询。  

  袁世平

  湖北省随州市随缘食用菌消毒剂厂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农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更多关于药剂 的新闻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