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农博网> 数据中心> 实用技术>简易多层床架式双孢菇菇房建设与栽培技术要点

简易多层床架式双孢菇菇房建设与栽培技术要点

2000年04月29日 08:29 来源:

双孢菇又名蘑菇、白蘑菇、洋蘑菇。它洁白细腻,口味鲜美,可炒食,汤食,烤食等,在我国和其它国家都很畅销。 北方一般双孢菇的栽培场所,多利用地下防空洞、永久式蘑菇厂房、以及一面坡式简易蔬菜温室。这些栽培场所,连续栽培几茬后,往往需要借助药剂灭菌灭虫,不利于生产无公害食用菌。本文就此问题介绍一种适于春秋季栽培双孢菇的菇棚,投资少,复种指数高,简便易行,易拆搭,可移动,是广大生产者易接受的菇棚。 一.场地及规模 可选择农田或村边闲散不易耕作,水源交通方便的地方。如果兴建只留一个旁门的菇棚,面积以250m2左右为宜。最好是东西走向,这种小型规模的菇房管理方便,有利于运送栽培料和采收。 二、菇棚结构与建设 菇棚由土墙、栽培床架和棚顶3部分组成,菇棚规格为东西走向,长30m,宽7.5m,棚顶最高点为2.7m。 1.筑土墙 先按设计规模划好施工界线,在菇棚四周筑起干打垒土墙,所用墙土由棚内地面(30cm)挖取,墙高距棚外地面0.6m,距棚内地面0.9m,下口墙宽0.4m,上口宽0.3m。在北墙内侧划出1.6m宽走道,在其东头留一小门。 2.搭建栽培床架 在棚内由北走道往南,搭建南北向栽培床,长5.7m,宽lm左右(东西两头床宽0.6m),左右间距0.55m,分上下四层,每层约19个栽培床。床架一般用竹杆作材料,因其既有韧性,又易清扫灭菌,一般可连续使用10年,搭建床架时,先在每个栽培床的两边,等距离(约1m)栽立6根立柱,共计228根。中间立柱高度为2.7m,两边高度为2.5m,然后分层捆扎床架。 截取竹杆粗的一截做床架两侧的框架,细的一截用作床架横杆,并用细铁丝固定好,在横杆上垂直方向铺一层细竹杆,再在其上垂直方向薄薄铺一层稻草,以防栽培料下漏。每层栽培床上下间距,要以方便工作人员操作为原则,一般要求第1层(即地面)与第2层间距为0.87m,第2层与第3层为0.54m,第3层与第4层为0.49m。 3.搭盖棚顶 利用床架立柱作为棚架,形成床架、棚架一体化结构。具体方法是在床架立柱上端,顺南北方向和东西方向捆扎竹杆,每根竹杆间距为0.5m,交叉处用铁丝绑牢,建成平人字形棚顶,在棚顶边缘与土墙之间用细竹杆连结。在棚架顶部及棚架四周(土墙以上)均绷上塑料薄膜,以利保温和保湿(可利用蔬菜大棚撤下的旧薄膜),而后再覆盖一层草帘。 4.加温设备 在棚北侧墙边建3个地下火炉“一”字均匀排开。以便在自然温度不足时使用。 三、栽培料的堆制 可使用麦秸或稻草和湿畜粪等进行堆制。下面以稻草为例,其配比为干稻草1000kg,湿畜粪5m3左右(温度较低的季节应增加畜粪量),另加1%石膏,l%石灰,如畜粪加得少,可加入5kg左右二铵。在冬季应选择背风向阳的地方堆制。堆制的时间随外界温度升高而缩短。堆制时先铺稻草20cm左右,再铺一层2~3cm厚的粪,然后浇水湿润,这样依次往上堆积,至1.5m高左右。浇水量以堆底不大量外渗为准。冬季堆后表面盖一层棚膜,棚膜外再盖一层草帘,为此在外界自然温度-5℃至5℃的条件下,约2周后,当栽培料的中心温度升至70℃时,进行第一次翻堆,把边缘的倒到中间,边倒边把肥料、石膏、石灰均匀撒人堆中。如水分不足应随翻堆补水,使其水分达到60%。第2次与第1次翻堆间隔10天左右,温度达到65~67C时即可翻堆,以后8天翻1次,共翻4次。当稻草变成褐色,且容易拉断,表面附有白色菌丝时(冬季堆制时间46天左右,其它季节约30天),证明已堆制好,可待用。如用麦秸作堆制栽培料,使用的畜粪可减少20%左右,而且堆制时间可缩短2~3天。 四、进料播种 将堆制好的栽培料均匀地堆放在栽培床架上,厚度为20cm左右。栽培料整平后将菌种掰成块状,按每m22瓶(使用的是50OmL的酒瓶)的数量撒在栽培料上,然后再盖上一层栽培料,以刚盖严为准,盖好后用平板压实。 五、菌丝培养 从播种到出菇前温度控制在20~24℃,湿度75%~80%,每天适当通风10~20min,并经常检查有无杂菌、虫害发生,同时要经常检查菌丝的生长情况,发现菌种不萌发,不吃料及菌丝生长慢,菌丝少时,要及时查明原因,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发现杂菌应及时挖除,发现少量虫害可人工及早捕捉,如菌丝生长速度慢可能是因棚内湿度不够,要及时增加。 六、覆土 在正常的情况下,播种后20天左右,菌丝即长满栽培料,此时应及时覆土。覆土的含水量一般为18%~20%,覆土种类对覆土后菌丝的生长速度和子实体产量有直接影响,通过笔者对5种不同的覆土材料(东北草炭、本区草炭和东北草炭各1/2,本区草炭先铺粗颗粒后铺细颗粒,本区草炭细颗粒,园田土)对比试验证明:先铺粗颗粒后铺细颗粒比铺纯细颗粒更好。 七、出菇期的管理 出菇期的温度范围为10~22℃,最适温度15~16℃。温度过高则出菇多,密度大,但朵形较小,菇肉疏松,重量轻,产品级别下降。温度过低则子实体生长慢或停止生长。出菇期菇房的相对湿度在80%~90%为宜,过高易产生病斑,过低菌盖易龟裂变硬,小菇蕾易枯萎死亡。 据有关资料介绍适宜的光照强度对子实体具有良好的刺激作用,现经笔者验证(品种为“2796”和“176”):出菇期适宜光照强度为15~600Lx,最适范围为20~80Lx(测试仪器为:北京师范大学光电仪器厂生产的“ST一80C数字式照度计”),光照过强,菌丝易干,不形成菇蕾,小菇蕾易龟裂变硬,弱光时结菇减少,但不影响菇的质量。 要注意菇房通风,不断补充新鲜空气,排除有害气体。在出菇期,尤其是在小菇蕾形成期,棚外3~4级以上的风,不能直接通凤,以防子实体干瘪。每次采菇后及时清除残菇,将采菇床面的凹陷处及时覆土补平。并用雾状水流浇水,使栽培料含水量保持在60%左右。 八、病虫害防治 为了达到农业部绿色AA级的标准,应避免在出菇期喷施杀虫杀菌剂,应以防为主,综合防治。主要方法是在栽培料进棚之前将棚密封,用杀虫杀菌药剂喷洒或薰蒸,并在地表撒石灰粉。栽培过程中发生蚊虫最好采取物理诱杀法,对于虫害最好在早期发现,进行人工捕捉,最重要的是要按照栽培技术要点加强管理。种植2年以上,且病虫较重的菇棚,可拆迁异地搭建,即可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九、采后处理与销售 采菇时应轻拿轻放,以免产生创面,导致褐变,降低产品级别。采下的双孢菇去掉根部,分装成250~500g的小包装进行销售,可减少销售过程中的破损,以延长销售时间。如果采后当天未能销售出去,可以放在4℃条件下进行储存,其保鲜时间在3天左右,如果采后用0.01%焦亚硫酸钠漂洗后储存在4℃条件下可保鲜6天左右。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农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更多关于双孢菇 的新闻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