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害 灵芝酵母菌
2012年10月12日 14:42 来源:农博网
文章摘要: 酵母菌是一类没有丝状菌丝结构的子囊菌,在自然界分布广泛,灵芝、银耳等食用菌菌种生产及栽培过程中可污染培养基及培养料,主要是污染培养料,导致培养料变质,抑制菌丝的生长。 症状酵母菌侵染时多从银...
酵母菌是一类没有丝状菌丝结构的子囊菌,在自然界分布广泛,灵芝、银耳等食用菌菌种生产及栽培过程中可污染培养基及培养料,主要是污染培养料,导致培养料变质,抑制菌丝的生长。
症状酵母菌侵染时多从银耳培养料中间开始,导致培养料发酵变质,且有酒酸气味散出,影响菌丝的生长发育,进而影响其产量和品质。
病原属于子囊菌亚门真菌,该菌在马铃薯蔗糖琼脂培养基上生长的菌落为浆糊状或胶质状,颜色有乳白色、粉红色、乳黄色。有的带有粘性,有的边缘整齐,有的表面光滑,有的表面皱褶。在显微镜下观察到芽孢子,芽孢子无色,单细胞,与母细胞形态相似。
发病特点酵母菌在有机物上生活,孢子随气流传播,在菌种生产过程中或生料栽培中由于消毒灭菌不彻底,瓶袋内装料多和装料紧,且瓶袋间排放紧密,易发生该菌。高温高湿有利于酵母菌萌发和繁殖,床料过厚、培养料含水过高,均会导致培养料发酵变质。
防治方法
(1)在菌种生产时,使用适量的菌种袋,避免培养料装袋过紧。灭菌时,瓶袋之间保持适当的距离,利于整齐疏散。原种及栽培种不宜采用常压间歇灭菌方法。常压1次性灭菌至少要保持100℃8小时。
(2)在接种中进行无菌操作,工作人员要严格遵守接种规程。
(3)栽培过程中用干料重量的0.2%的25%的多菌灵或0.1%的甲基托布津拌料。保持培养料适宜的含水量及温度。用干净的水喷洒,减少病菌的发生。
(4)在栽培生产中发现培养料温度过高,散发出酸味,及时用石灰水(pH=13-14)浇灌培养料,控制酵母菌繁殖。
常用药剂多菌灵、甲基托布津。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农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