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农博网> 数据中心> 实用技术>双孢菇出菇稀少是什么原因

双孢菇出菇稀少是什么原因

2012年10月12日 14:38 来源:农博网

文章摘要: 双孢菇菌丝体生长温度范围4℃-32℃,最适温度22℃-25℃;子实体生长温度范围5℃-25℃,最适温度14℃-18℃。双孢菇褐色石膏病,由丝葚孢霉侵染所致,是双孢菇...

    双孢菇菌丝体生长温度范围4℃-32℃,最适温度22℃-25℃;子实体生长温度范围5℃-25℃,最适温度14℃-18℃。

    双孢菇褐色石膏病,由丝葚孢霉侵染所致,是双孢菇栽培中的常见、多发病害之一。发病症状:初期在其发生部位长出白色斑点状霉状物,即是病原菌菌丝,病斑逐渐扩大和增厚,中央部分黄化,边缘继续外延性生长扩大,至成熟时,病斑表面似黄褐粉状物,如同滑石粉染色。该病菌与双孢菇菌丝争夺营养、水分及生存空间,致使菌丝生长困难,菇床中后期染病时,轻则出菇少,重则根本不出菇。其侵染途径为覆土材料或基料,也可随气流、人体、虫体进入菇棚,此外,基料pH值偏高时,有利于该病的发生并加重危害。

    防治措施为:正确处理覆土材料;正常调配基料,使pH值在8以下;推广二次发酵技术;发病后应彻底清除带病覆土,发病部位可撒施过磷酸钙覆盖,喷施50倍甲醛或5%碳酸溶液。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农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