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农博网> 数据中心> 实用技术>平菇幼菇死亡的原因及防治

平菇幼菇死亡的原因及防治

2012年10月12日 14:38 来源:农博网

文章摘要: 在平菇生产中,由于菇房环境条件和培养料的不适,以及管理不当或灾害性天气等原因,菇床上经常发生小菇萎缩、变黄、最后死亡的现象;有时,床面的小菇成批死亡,严重影响产量和经济效益�...

    在平菇生产中,由于菇房环境条件和培养料的不适,以及管理不当或灾害性天气等原因,菇床上经常发生小菇萎缩、变黄、最后死亡的现象;有时,床面的小菇成批死亡,严重影响产量和经济效益。对此,笔者做了大量的观察研究,总结了死菇的原因和防治方法,现介绍如下: 

  1 连续高温 在北方地区的秋菇生产中,温度由高到低,适于平菇子实体的生长发育,但有时在10月中旬至11月初,正值二、三潮菇生长之际,突然出现25℃以上的高温,若不能及时采取防高温措施,温度在22℃以上连续几天,菇床上的小菇就会出现死亡现象,尤其是如钮扣大小的幼菇会发黄、枯萎、死亡。在春季,菇房温度连续几天超过21℃,如果菇房通风不良,氧气不足,CO2浓度过高,新陈代谢过程中产生的热量不能很快散发,也会使大批小菇死亡。这是因为菇房温度过高不适于子实体生长发育,但适宜菌丝体的生长,在高温下,已形成的子实体其营养会到流给菌丝,小菇则因缺乏营养而枯萎死亡。为防止高温死菇,要注意天气预报,当高温出现时,菇床立即停止喷水,多开门窗,加强通风,以增加室内新鲜空气,提高平菇生活力;同时采取降温措施,使之不超过21℃,减少死菇。 

  2 培养料pH值不适 平菇生长培养料适宜的pH值以偏碱为宜,偏酸或碱性过大均易死菇。若偏酸(pH值在5以下)菇蕾呈褐色,可用0.1%浓度的石灰水、草木灰调pH7.5;培养料若偏碱(pH值在8以上),小菇蕾呈黄色,可用0.1%的过磷酸钙液调pH到7.3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农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