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农博网> 数据中心> 实用技术>鸡腿菇栽培技术(4)

鸡腿菇栽培技术(4)

2012年10月12日 14:37 来源:农博网

文章摘要: 三、发菌期的管理鸡腿菇栽培过程中,发菌期的管理是一项至关全局的管理环节。现就自身的种菇经验,将发菌前期、中期和后期的管理要点综述如下:1.发菌前期的管理鸡腿菇菌丝体生�...

      三、发菌期的管理 鸡腿菇栽培过程中,发菌期的管理是一项至关全局的管理环节。现就自身的种菇经验,将发菌前期、中期和后期的管理要点综述如下: 1.发菌前期的管理 鸡腿菇菌丝体生长的温度是3℃-35℃,最适温度为24℃-28℃。播种后菌种能否顺利成活定植、吃料生长,将料温控制在 20℃-30℃是最首要的管理工作。播种后1天—7天为发菌前期。第1天—3天的管理重点是保湿、控温和换气。保湿的方法是覆盖好薄膜,若遇到雨天还要做好排除积水工作,防止雨水浸人料内。控温的措施主要有:①勤检查,将膜内料温控制在 24℃-28℃,最高不能超过30℃;②料温偏高时,可加厚棚膜上草被或在草被上淋水降温;③可将菌床中间薄膜适当升高15厘米-20厘米,揭开两头薄膜通风散热,加速膜内空气流通。波浪式栽培的可直接揭开两头薄膜散热降温;④遇上低温寒潮天气,应将薄膜盖严,疏散膜面覆盖物,增加光照度,提高料温。播种后4天-7天,菌种块的新生菌丝已萌发齐全,开始定植吃料,向料内生长,此时期则以换气为主,每天通风不得少于2小时,促使菌丝快速封面,适当降低料表面湿度,使料表面稍干燥,减少杂菌污染。膜内料温控制在24℃ -28℃,空气相对湿度70%-75%较为理想。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农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更多关于鸡腿菇栽培技术(4) 的新闻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