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农博网> 数据中心> 实用技术>鸡腿菇栽培技术(5)

鸡腿菇栽培技术(5)

2012年10月12日 14:37 来源:农博网

文章摘要: 2.发菌中期的管理播种后8天—12天为发菌中期,也称为料层发菌期,菌丝吃料并在料内纵横生长。管理重点应以小通风为主,大通风为辅。此期的料温应控制在28℃以下,空气相对湿�...

      2.发菌中期的管理 播种后8天—12天为发菌中期,也称为料层发菌期,菌丝吃料并在料内纵横生长。管理重点应以小通风为主,大通风为辅。此期的料温应控制在28℃以下,空气相对湿度为 75%左右。若自然温度超过30℃,晴天中午前后,薄膜两头应揭开,搭建的遮阴棚应尽量起到遮阴控温的作用,如遮阴度不够,应加厚覆盖物,同时对棚上覆盖物喷水降温,使棚内小气候处在一个阴凉的环境之中,确保料温处于适温范围。如自然温度在15℃以下,应盖好薄膜少通风,尽量利用阳光热能提高膜内料温,使菌丝正常生长。此外,发菌中期也是病虫害的易发期,如发现螨类害虫,可用1:1000倍杀灭菊酯或三氯杀螨醇,1:1500倍克螨特进行防治;如发现菇蚊、菇蝇等害虫,可用浓度为100单位二嗪农喷施防治;如发生毛壳菌和小菌核病以及毛霉、木霉、曲霉等杂菌污染,可用 300倍波尔多液、500倍克霉灵或800倍甲基托布津直接喷施病区防治。 3.发菌后期的管理 播种后13天-20天为发菌后期,也是养菌阶段。此期料内的温度控制在 24℃—28℃,空气相对湿度70%—75%。为了使料层内菌丝充分健壮生长,适应覆土后的环境条件,可将料层用木棒撬动一次,增加中、下层料内的氧气供应,有利于复壮和加速菌丝生长。后期加强通风换气,确保棚内和料内的温度正常,控制料面湿度,病虫害就不易发生。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农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更多关于鸡腿菇栽培技术(5) 的新闻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