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重迎茬对大豆产量和品质影响
2007年04月24日 06:29 来源:农博网
文章摘要: 大豆重迎茬对大豆产量和品质影响东北三省及内蒙古的东四盟春大豆区是我国大豆主产区,近年来该区大豆播种面积367-400万公顷,占全国总面积50%左右,其中黑龙江省大豆面积占全国大豆的30%-35%。但在北部地区由于小麦退出保护价,种植效益差,面积锐减,种植玉米等喜温作物又受到积温限制,因此这些地区已经由过去的“麦豆产区”变成了真正的“大豆产区”。吉林省大豆面积不是很大,但也存在重迎茬问题,在东部延边地区和敦化地区的大豆主产区存在相当一部分面积实行大豆—玉米—大豆或大豆—大豆—玉米的迎茬或重茬种植方式。迎茬或重茬对品质和产量影响很大。据统计,迎茬大豆(即隔年种植)比正常大豆减产6.1%,重茬一年减产9.9%,重茬两年减产13.8%,重茬三年减产19.0%。大豆重迎茬防治技术可减缓对产量的影响。
对大豆产量的影响。不同环境对大豆的产量是不一样的。①重茬重,迎茬轻;②西、西南部重,北、东部轻;③薄地重,肥地轻;④岗坡重,低湿地区轻;⑤旱年重,多雨年轻;⑥不施肥或少施肥重,多施肥轻;⑦原垅播重,耕翻新垅轻;⑧地下病虫害多重,病虫害少轻;⑨熟地重,新垦地轻;⑩干旱重,灌溉轻。内蒙古自治区的东四盟分别与其相邻的省相似,其中呼盟地区和黑龙江省的北部地区类似,重现象也十分严重。今天我想谈三个问题,一是大豆重迎茬对大豆产量与品质的影响;二是大豆重迎茬原因;三是防治技术。
对大豆品质的影响
重迎茬大豆百粒重下降,病粒率、虫食率增加,商品质量显著降低。据对黑龙江富锦、虎林等地调查,迎茬大豆百粒重平均为18.2克,比正茬大豆降低2.7%;重茬大豆百粒重平均为18.0克,比正茬大豆减少3.7%。迎茬大豆的病粒率、虫食率分别比正茬增加了39.7%%;重茬大豆的病粒率、虫食率分别比正茬增加了95.5%。迎茬和短期重茬对大豆蛋白质和脂肪含量没有明显的影响,三年以上的长期重茬,大豆的蛋白质含量明显增加,脂肪含量明显减少。
下附件: 点击下载附件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农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