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农博网> 数据中心> 实用技术>及时防治麦田金针虫

及时防治麦田金针虫

2007年04月23日 08:39 来源:农博网

文章摘要: 及时防治麦田金针虫

  近几年来,随着农药使用量的减少,大部分麦田金针虫危害普遍呈上升趋势,特别是有机质含量少的疏松沙质土壤发生较重。宝坻区发生的金针虫主要有沟金针虫和细胸金针虫两种。

  沟金针虫约三年一代,以成虫或幼虫在30-120厘米深的土层内越冬,来年3月中旬当10厘米土层土温达到4-8℃时幼虫开始上升活动;3月下旬土温为8-12℃时,上升到小麦根际进行为害;4月中旬左右为害最重;5月中旬土温升高,幼虫向13-17厘米土层深处移动,土温为21-22℃时停止为害;9月下旬至10月上旬,表土温度渐低(6-10厘米土层土温约18℃)时幼虫又回升到13厘米以上的土层活动,为害秋播麦苗。沟金针虫适宜有机质少、疏松沙质土壤中,适宜的土壤湿度为15%-18%,较能适应干燥,主要发生在旱地块。

  细胸金针虫的生活习性基本上与沟金针虫相同,只不过比沟金针虫更适应低温,适宜在有机质丰富的粉沙粘土或粘土中,适宜土壤含水量为20%-25%,主要发生在水浇地或潮湿低地。早春为害严重,一般土温超过17℃时停止为害。

  防治前要调查虫情,每点取1/4平方米,挖虫深度为:春季3-17厘米,秋季20厘米,如果平均每平方米有虫2-3头时要及时防治。

  一、农业防治

  1、浇水压虫。当麦田发生金针虫为害时,适时浇水,可减轻金针虫为害,当土壤湿度达到35%-40%时,金针虫停止为害,下潜到15-30厘米深的土层中。

  2、合理密植与施肥。合理密植与施肥,能促进小麦健壮生长,减轻为害程度。

  二、药剂防治

  1、药剂拌种。①50%1605乳油0.05千克,兑水3-5千克,拌麦种25-50千克,拌后堆闷3-4小时播种,可防止金针虫和蝼蛄,成本低,但残效期短。②50%辛硫磷乳油0.05-0.1千克,加水3-5千克,拌小麦种25-50千克,可兼治蝼蛄和蛴螬。③75%3911乳油0.05千克,加水2千克,拌麦种20千克。

  2、毒土防治。小麦返青后发现有金针虫为害时,每亩用2.5%敌百虫粉1.5-2千克,加细土75千克拌匀,在麦垄旁开沟,并顺沟均匀施入地下。

  3、浇药水。春天小麦返青后发现金针虫为害后,可用90%晶体敌百虫1000-1500倍液浇灌。

  4、毒粪、毒肥防治。每亩用2.5%敌百虫粉拌干粪100千克,结合施肥施入土中,也可以用3911颗粒剂(甲拌磷)1.5-2千克,或呋喃丹1.5-2千克拌入化肥中,随播种施入地下,效果较好。

下附件: 点击下载附件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农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更多关于防治麦田 的新闻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