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农博网> 数据中心> 实用技术>噻菌灵

噻菌灵

2007年03月19日 14:46 来源:杀菌剂

  噻菌灵:

  制剂SC、SL、TB、WP。单剂如:40%、60%、90%可湿性粉剂,45%悬浮剂;混剂如:本品+灭菌丹+三乙膦酸铝、本品+甲霜灵、本品+萎锈灵、本品+粉唑醇+乙嘧酚、本品+四氯硝基苯、本品+福美双等。

  作用机理与特点噻菌灵作用机制是抑制真菌线粒体的呼吸作用和细胞繁殖,与苯菌灵等苯并咪唑药剂有正交互抗药性。具有内吸传导作用,根施时能向顶传导,但不能向基传导。抗菌活性限于子囊菌、担子菌、半知菌,而对卵菌和接合菌无活性。

  应用

  适宜作物各种蔬菜和水果如柑橘、香蕉、葡萄、芒杲、苹果、梨、草莓、甘蓝、芹菜、芦笋、荷兰豆、马铃薯、花生、甜菜等。

  防治对象柑橘青霉病、绿霉病、蒂腐病、花腐病,草莓白粉病、灰霉病,甘蓝灰霉病,芹菜斑枯病、茵核病,芒果炭疽病,苹果青霉病、炭疽病、灰霉病、黑星病、白粉病等。

  使用方法可茎叶处理,也可作种子处理和茎部注射。

  (l)柑橘贮藏防腐柑橘采收后用500~5000mg(a.i.)/L药液浸果3~5min,晾干装筐,低温保存,可以控制青霉病、绿霉病、蒂腐病、花腐病的为害。

  (2)香蕉贮运防腐香蕉采收后,用750~l000mg(a.i.)/L的药液浸果,1~3min后捞出晾干装箱,可以控制贮运期间烂果。

  (3)防治葡萄灰霉病收获前用900~1350mg(a.i.)/L药液喷雾。

  (4)防治芒果炭疽病收获后用l000~2500mg(a.i.)/L药液浸果。

  (5)防治苹果和梨的青霉病、炭疽病、灰霉病、黑星病、白粉病收获前每亩用有效成分30~60g,对水喷雾。

  (6)防治草莓白粉病、灰霉病收获前每亩用30~60g(a.i.),对水喷雾。

  (7)防治甘蓝灰霉病收获后用675mg(a.i.)/L药液浸蘸。

  (8)防治芹菜斑枯病、荫核病收获前每亩用18~40g(a.i.),对水喷雾。

  (9)防治甜菜、花生叶斑病每亩用13~27g(a.i.),对水喷雾。

  (l0)防治马铃薯贮藏期环腐病、干腐病、皮斑病和银皮病将45%悬浮剂90mL稀释至1~2L,然后对马铃暮进行喷雾。

  氟菌唑:

  制剂EC,FU,WP。如30%可湿性粉剂(特富灵)、15%乳油、10%烟剂。

  作用机理与特点氟菌唑为甾醇脱甲基化抑制剂,具有保护、治疗和铲除作用的内吸杀菌剂。以60~30Omg(a.i.)/L防治仁果上的胶锈菌属和黑星菌属菌,果实和蔬菜上的白粉菌科、镰孢霉属和链核盘菌属菌;以0.3~1.7g(a.i.)/t种子,也可有效地防治禾谷类上的长蠕孢属、腥黑粉菌属和黑粉菌属菌。如按种子量的0.5%拌麦类种子可防治黑穗病、白粉病和条纹病。

  应用

  适宜作物与安全性麦类、各种蔬菜、果树及其他作物。对作物安全。日本推荐最高残留限量(MRL)蔬莱为lmg/kg,果树为2mg/kg,番茄为2mg/kg,小麦为lmg/kg,茶为15mg/kg。

  防治对象白粉病、锈病,茶树炭疽病、茶饼病,桃褐腐病等。

  应用技术喷液量人工每亩40~50L,拖拉机7~13L,飞机1~2L。施药选早晚气温低、无风时进行。晴天上午9时至下午4时应停止施药。温度超过280C、空气相对湿度低于65%、风速每秒超过4m应停止施药。

  使用方法通常甩作茎叶喷雾,也可作种子处理。蔬菜用量为180~30Og(a.i.)/hm2,果树用量为700~lO00g(a.i.)/hm2。具体应用如下。

  (1)防治黄瓜白、粉病在黄瓜白粉·病发病初期喷第1次荮,间隔lOd后再喷第2次,每次每亩用30%可湿性粉剂33.3~40g(有效成分l0~12g)对水喷雾,共喷两次。

  (2)防治麦类白粉病在发病初期,每亩用30%可湿性粉剂13.3~20g(有效成分4~6g)对水喷雾,每次间隔7~l0d,共喷2~3次,最后1次喷药要在收割前14d。

  咪唑菌酮:

  制剂50%SC。混剂如本晶+三乙膦酸铝、本品+代森锰锌、本品+百菌清等.

  作用机理与特点咪唑菌酮和恶唑菌酮以及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的作用机理是相似的,通过在氢化橄酵Q一细胞色素C氡化述原胁水平上阻滞电子转移来抑制线粗体呼吸,咪唑菌硐(s)…对映体活性比(R)…对唳体高得多。

  创制经纬

  咪唑菌酮是在恶唑菌酮结构基础上,利用生物等排理论,经进一步优化得到。

  应用

  适用作物小麦,棉花,葡萄,烟草,草坪,向日葵,玫瑰,马铃薯,番茄等各种蔬莱.

  防治对象各种霜霉病、魄疫病、疫霉病、猝倒病、黑斑病、斑腐病等。

  应用咪唑菌酮主要用于叶面处理,便用剂量为75~150g(a.i.)/hm2。同三乙膦酸铝等一起使用具有增效作用。具体活性见表73-1~表3-3。

表 73-1 温室内咪唑菌酮防治系列,卵菌纲病原菌的类型、 应用和活性水平

病原菌
寄主植物
应用类型
LC90/[mg(a.i.)/L]
葡萄霜霉病
葡萄
叶面保护剂
3.6
 
 
24h治疗
50~80
 
 
穿叠片内吸
15
 
 
叶面抗孢子剂
150
疫霉病
马铃薯/番茄
叶面保护剂
25~200
莴苣盘梗病
莴苣
叶面保护剂
12
烟草霜霉
烟草
叶面保护剂
37
古巴假霜霉
黄瓜
幼苗淋沥到叶面保护
0.2mg(a.i.)/株
单轴霉
向日葵
幼苗淋沥到叶面保护
0.25~0.5mg(a.i.)/株
蚕豆霜霉
豌豆
幼苗淋沥到叶面保护
0.2~0.4
腐霉
水稻
种苗箱淋沥(200箱/hm2)
200mg(a.i.)/箱
腐霉
玉米
种子处理
12~25g(a.i.)/100kg
瓜果腐霉
棉花
种子处理
50~100g(a.i.)/100kg

表 73-2 1994年法国,咪唑菌酮对葡萄叶、串的保护性防治效果

处 理
剂量/[mg(a.i.)/hm2]
染病面积/%
试验1
试验2
试验3
2Datl4
lDat9
13Datl3
20Datl3
9Dat9
(叶)
(叶)
(串)
(叶)
(串)
咪唑菌酮
75
28b
0.5b
0b
17b
l.7b
 
1O0
19c
0.1b
0b
13b
0.8b
 
125
13c
0.2b
0b
9b
0.7b
代森锰锌
2800
31b
0.3b
0.1b
19b
1.5b
CK
--
74a
11.1a
76a
84a
63a

  ①2Datl4为药剂处理14d后的第2d,下同。

  ②同列内数字后表有相同宇母的表示在5%水平上无显著差异。

  表73-2结果显示咪唑菌酮对葡萄霜霉病,具有很好的保护活性。

表 73-3 咪唑菌酮混剂对马铃薯晚疫病的保护性防治效果(1996~1997)

处 理
剂量/[mg(a.i.)/hm2]
染病叶面积/%
美国
法国
巴西
西班牙
4Dat3
3Dat7
6Dat7
5Dat5
咪唑菌酮+代森锰锌
100+50
15c
--
--
--
 
125+625
-
-
-
15cd
 
150+750
7c
-
-
18cd
咪唑茵酮十百菌清
100+500
-
16c
-
-
 
125+625
-
7c
8bc
5e
 
150+750
-
7c
3c
6e
百菌清
1500
-
13c
5c
11de
氟啶胺
200
18c
31b
8bc
21c
代森锰锌
1600
43b
40b
14b
31b
CK
--
94a
97a
76a
81a

  表73-3结果表明咪唑菌酮对马铃薯和番茄晚疫病生活周期的各阶段均有活性,因而在保护剂用量减少的混剂喷雾7d防治马铃薯和番茄晚疫病时仍表现出很高的防效,且效果不受环境影响。

  其他田间实验结果表明咪唑菌酮单剂或与三乙膦酸铝等混合使用防治卵菌类病害效果优异。此外对一些非藻菌类病原菌也有很好的效果。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农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更多关于噻菌灵 的新闻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