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农博网> 数据中心> 实用技术>如何防治姜斑点病?

如何防治姜斑点病?

2007年10月25日 09:18 来源:

  姜斑点病主要危害叶片,染病叶片出现黄白色椭圆形或不规则形病斑,中间灰白色边缘褐色,大小约2--5毫米。潮湿时病斑上长出分散的黑色小粒点,干燥时病部开裂或穿孔,若许多病斑相连,可使叶片部分或全叶枯干。此病是由一种称为姜叶点霉的真菌侵染引起的,病原菌以菌丝体、分生孢子器和分生孢子在病残体上或遗落在土壤上越冬。第二年姜苗生长期,遇有适温和湿度,孢子器释放出大量分生孢子通过风雨、昆虫传播进行初侵染。24--28℃的高温和多雨、雾、露潮湿的天气,或田间荫蔽度大,通透性差,都利于发病;连作地、地势低、土质粘重或过多施氮肥都利于发病。

  防治姜斑点病应采取以加强和改善栽培控病措施为主,配合喷药保护的综合防治措施。因病残体是主要的初侵染源,故播前应彻底搞好清园工作以及避免连作,与水稻轮作一年效果较好。结合整地晒土起高畦,施足优质有机肥料,整平畦面以利排灌;避免单独或过量施速效氮肥,适当增施磷钾肥有增强抗性作用。喷药保护:发病初期可选喷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或30%氧氯化铜悬浮剂300--400倍液,或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加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隔7--8天喷一次,连续喷3--4次。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农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更多关于生姜斑点病 的新闻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