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害虫玉米螟的防治方法
2006年09月27日 10:21 来源:中国农药网
- 关键字: 玉米害 玉米螟
(1)危害状况 初孵幼虫群聚食心叶、嫩叶;稍大即蛀茎蛀果。
(2)形态特征
成虫翅展25~35毫米,黄褐色,雌蛾体粗壮,前翅鲜黄。雄蛾瘦小,翅色较雌蛾略深,头、胸、前翅黄褐色,胸部背面浅黄褐色,前翅内横线暗褐色波纹状,内侧黄褐色,基部褐色,后翅浅褐色。
(3)防治方法
① 收获后及时处理过冬寄主的秸秆,一定在越冬幼虫化蛹羽化前处理完毕。
②在玉米螟产卵始期至产卵盛期释放赤眼蜂2~3次,每亩放1万~2万头。
③喷洒25%灭幼脲3号悬浮剂600倍液,或B.T乳剂每亩用每克含100亿以上孢子的乳剂200毫升,也可制成颗粒剂撒施。
④利用白僵菌粉每立方米秸秆用每克含孢子50亿~100亿菌粉100克,在玉米螟化蛹前喷在垛上。
⑤用青虫菌粉0.5千克拌细土100千克,点施在心叶上。
⑥用黑光灯诱蛾结合田间查卵,在掌握产卵数量和孵化进度及田间危害情况,当春玉米心叶末期花叶株率达10%时进行普治。超过20%或百株着卵30块以上需再防1次,夏玉米心叶末期防1次,穗期当虫穗率达10%或百穗花丝有虫50头时要立即防治,药剂可选用50%杀螟单可溶性粉剂100克对水灌心叶,或0.1%功夫颗粒剂每株0.16克。也可喷洒5.7%百树菊酯乳油4000倍液,或40%增效速灭杀丁或5%来福灵乳油2000倍液,此外还可选用滞留熏蒸法。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农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