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最新研究:杀虫剂已无效 灭蟑螂应改用药饵
2006年09月15日 10:45 来源:中国农药信息网
- 关键字: 杀虫剂 蟑螂 药饵
新加坡一项最新研究显示,杀虫剂只能对付家里的蟑螂,而对于在公共场所出没的蟑螂,成效不大。 新加坡最常见的蟑螂品种分别为美洲蟑螂和德国蟑螂。前者在住家较为普遍,体积较大,寿命较长;后者体积小,特别喜欢在温暖和潮湿的地方繁殖,因此常见于酒店厨房、餐厅和咖啡店等营业场所。
新加坡灭虫业协会、环境卫生学院和马来西亚理科大学生物科学院合作,去年五月至十二月间,在新加坡二十二个地点,包括超级市场、食阁、咖啡店捕捉上千只蟑螂。
新加坡环境卫生学院院长黄丽菁博士十一日在“灭虫业大会”上发表报告时说,他们从新加坡蟑螂身上至少找出三十四种病原体,这些病原体可导致人们食物中毒和腹泻。体弱多病者长期接触蟑螂,有可能使病情加重。
马来西亚理科大学李昭扬教授的研究显示,超过八成德国蟑螂对一般商用杀虫
剂(deltamethrin)已形成抵抗能力,而不断加重杀虫剂化学成分只能使蟑螂更快对某一类杀虫剂形成抵抗能力,因此应考虑改用其他灭虫方式。
李教授指出,德国蟑螂体积小,新陈代谢率快,所以能很快提升其抵抗能力。可是这种不健康的调整也使得它们变得寿命较短,且不利于下一代的繁殖。要有效对付蟑螂,李教授建议改用在发达国家较为普遍的凝胶状药饵(gel bait)。蟑螂在吃下有毒的药饵后,要近两天才会死亡,到时它通常已回到巢穴,而由于蟑螂会吃死蟑螂,毒性便在蟑螂之间更广泛传播开来。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农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