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农博网> 数据中心> 实用技术>水稻叶黑粉病发生与防治

水稻叶黑粉病发生与防治

2005年05月16日 11:00 来源:农博网

文章摘要: 水稻叶黑粉病发生与防治

中文名称:水稻叶黑粉病
 
中文别名:叶黑肿病

拉丁学名:EntylomaoryzaeSyd.

为害作物:水稻

为害症状:只为害叶片,病斑初起为褐色,沿叶脉呈断续线条状,后变黑色,稍隆起。严重时从叶尖开始逐渐枯死,且碎裂成丝状。

病原菌形态特征:原垣孢子堆散生,多为黑色长方形,厚垣孢子近圆形或多角形,璧厚,暗褐色。

分布区域:全国各稻区

发病特点:病菌的厚垣孢子在病草上越冬。第二年夏季萌发长出担孢子及次生小孢子,借空气传播为害水稻,一般在缺肥、生长不良情况下发病较多。杂交稻有的组合如汕优63后期易早衰,发病严重。

防治方法:
  1、合理施肥,避免水稻因缺肥而造成早衰,并注意增施磷、钾肥以减轻发病。
  2、结合防治杂交稻穗期多种病害,喷施粉锈宁或禾枯灵防病防衰。方法见稻叶尖枯病。

常用药剂: 40%禾枯灵超微粉剂  2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 

下附件: 点击下载附件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农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更多关于水稻叶黑粉 的新闻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