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农博网> 数据中心> 实用技术>番茄白粉病的发生与防治

番茄白粉病的发生与防治

2005年05月11日 14:14 来源:农博网

文章摘要: 番茄白粉病的发生与防治

中文名称:番茄白粉病

拉丁学名:Leveillula taurica (Lev.)Am.

为害作物:番茄

为害症状:病害发生在叶片、叶柄、茎及果实上。叶片染病,初在叶面出现褪绿色小点,后扩大为不规则形粉斑,表面生白色絮状物,是病菌的菌丝、分生孢子梗及分生孢子。起初霉层稀疏,渐增多呈毡状,病斑扩大连片或覆盖全叶面。有时粉斑也可发生于叶背面,其正面为边缘不明显的黄绿色斑,后期病叶变褐枯死。叶柄、茎、果实染病时,病部表面也产生白粉状霉斑。

病原菌形态特征:菌丝内生。无性阶段为辣椒拟粉孢(Oidiopsis tauria),分生孢子棍棒状,无色,单个顶生于分子孢子梗顶端,孢子梗由气孔伸出,闭囊壳埋生于菌丝中,近球形,内生子囊10-40个,子囊近卵形,其中多含子囊孢子2个。

分类属性:鞑靼内丝白粉菌

分布区域:南北方

发病特点:病菌以闭囊壳随病残体在田间越冬,北方主要在冬作番茄上越冬。第二年条件适宜时,闭囊壳散出的子囊孢子靠气流传播蔓延,寄主病部产生分生孢子后通过气流进行重复侵染。常年种植番茄的地方,病菌无明显越冬现象。病菌发育的适宜温度为15-30℃。

流行动态:番茄白粉病在我国南方发生较多,近些年南北方均有蔓延趋势。

防治方法:
  (1)清洁田园 收获后及时清除病残体毁,减少菌源。集中深埋或烧
  (2)发病初期喷药防治,药剂可选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或70%甲基硫菌灵(甲基托布津)1 000倍液、或2%抗霉菌素(农抗120)水剂200倍液、或2%武夷菌素(BO-10)水剂200倍液、或2%宁南霉素水剂200倍液、或15%三唑酮(粉锈宁)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25%敌力脱乳油3 000倍液、15%庄园乐水剂200倍液,每7-10天。喷1次,连续防治2~3次。以上药剂可轮流选用,防止病菌产生抗药性。
  

常用药剂: 多菌灵可湿性粉剂   甲基硫菌灵(甲基托布津)   抗霉菌素(农抗120)水剂    武夷菌素(BO-10)水剂    宁南霉素水剂    三唑酮(粉锈宁)可湿性粉剂    敌力脱乳油    庄园乐水剂 

下附件: 点击下载附件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农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更多关于番茄白粉病 的新闻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