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农博网> 数据中心> 实用技术>油菜及复种反季大白菜高产配套栽培技术

油菜及复种反季大白菜高产配套栽培技术

2004年09月08日 08:21 来源:农博网

文章摘要: 油菜及复种反季大白菜高产配套栽培技术

  油菜收获后种植反季节的无公害大白菜,不但可以在短期内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帮助农民脱贫致富,而且可培肥地力,为下茬作物的高产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贵州省贵阳市开阳县双流镇凉水井村距离贵阳市72km,地处交通要道上,交通极为方便。海拔1540m,夏季无酷暑,天气凉爽,适宜种植反季节的大白菜。通过开阳县双流镇政府和农技部门的密切配合,3年来种植反季节的无公害大白菜20公顷,产量达45000~60000kg/公顷,平均为52500kg/公顷,产值为39375元/公顷(白菜3年的平均价为0.75元/kg)。3年来共计为当地农民创收236万元。我所也在当地进行了3个年度的油菜大面积高产示范,取得了较好的示范效果,油菜的平均产量达到2700~3000kg/公顷,高产达3750kg/公顷以上。现将油菜收获后复种反季节大白菜高产配套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油菜收获后复种反季节大白菜应注意4个方面的问题:(1)清洁田园,注意土壤消毒,油菜收获脱粒后,把遗留在土中的根桩烧掉,撒施生石灰1500kg/公顷进行土壤消毒。(2)大白菜的病虫害防治必须严格按照无公害大白菜生产技术规程进行,并注意用药的安全期。(3)为了不造成公害,油菜的病虫害防治尽可能使用与防治大白菜的病虫害时的相同药物。(4)适期早播。示范地点的海拔相对较高,冬前和成熟期的温度较低,油菜的生育期较长,在260~265天之间。因此油菜的播期应提早到9月1~5日。

  1 油菜高产配套栽培技术

  1.1 育苗技术

  1.1.1 苗床地的选择 苗床地应选择土地肥沃、向阳、靠近水源和移栽本田管理方便的沙壤地。每公顷大田需准备苗床0.12~0.15公顷。

  1.1.2 耕整与施底肥 播种前半个月左右对选好的苗床要深挖坑垡,然后结合碎土将底肥(有机肥、磷肥或复合肥)均匀混施于土中,达到土肥相融。苗床开沟做厢,厢宽1.05~1.2m,沟宽0.24~0.3m。做好厢沟的苗床,还应反复碎土,使厢面平整,土粒细匀,并具有适当大小的土壤缝隙,使种子落于缝隙中吸水发芽。细砂地作苗床,土表应避免刮得过平,否则,种子落于表面易干燥,造成出苗困难。

  1.1.3 播种 选择油菜品种油研7、8、9或10号,9月1~5日播种,按移栽大田每公顷用种1.5kg,均匀撒于80~100平方米的苗床内。播种时如、土壤干旱,应先浇水,待土壤吸水稍干后,浅松土面再撒种。

  撒种后用清粪水(注意清粪水中不能加尿素和其他化肥)浇施床面。并及时用稻草、玉米秸秆或其它覆盖物盖种并浇湿,保持苗床湿润达到出苗整齐的目的。播种后2~3天,当绝大部分种子的胚根下扎,胚芽开始伸长,子叶露出土面(还未平张)时,立即将所盖的秸秆揭开并打药防治蟋蟀、跳甲等的危害,保证菜苗的数量。

  1.1.4 苗床管理 在出苗后未出真叶之前的子叶平展期,用尿素15~22.5kg/公顷对清粪水浇施,3~4叶期即栽前6~8天,再用15kg/公顷尿素对清粪水浇施 1次送嫁肥。移栽前用药防治跳甲、菜青虫、蚜虫、蟋蟀、蚂蚁等危害,带药移栽能减轻虫害,保证全苗。

  育苗期如干旱缺水,每2~3天浇一次水,4~5叶后间隔期可长一些,要注意蹲苗,防止旺长形成高脚苗。苗床期多雨,应及时清沟排水,降低地下水位。

  1.2 移栽技术

  1.2.1 整地 前作收后均匀撒施有机肥22500~30000kg/公顷,并及时翻耕,耕深20~23cm,并开沟做厢,以利排水,厢宽根据土质的排水性能而定,一般不超过6.7m,且沟要深,沟的方向应有利于整个地块的排水。

  1.2.2 移栽 移栽时间为10月15日前,同一地块必须在1天内移栽结束。菜苗素质标准是苗龄30天左右,5~6叶,无高脚苗,苗高20cm左右,根茎粗为0.3~0.4cm,单株鲜重10~15g的碗口式大壮苗。起苗前一天检查苗床湿度,如果湿度不够应将苗床浇透,保证起苗时不伤根系。

  移栽密度为75000~90000株/公顷较好,行距为50cm,窝距22~27cm。行中除基施有机肥外,还必须施钙镁磷肥937.5kg/公顷(相当于五氧化二磷150kg),加氯化钾351kg(相当于氧化钾210kg)硼砂15kg,栽苗前先将肥土混匀。苗要栽正,根要栽直、栽稳,土壤干旱时应先在行中浇水再栽苗。

  1.3 田间管理与施肥

  1.3.1 氮肥和硼肥的施用 杂交油菜要获得高产,应施纯氮225~270kg/公顷,活棵肥∶开盘肥∶腊肥比例为3∶5∶2,栽苗后立即施尿素150~180kg/公顷,对清粪水浇施。即是活棵肥,又是定根水。栽苗当天必须浇施完,在移栽施活棵肥后25~30天用尿素255~300kg/公顷,对清粪水(或水)浇施,不得干施,以免因土壤干燥造成尿素挥发降低肥效。12月上旬施尿素90~105kg/公顷。在开盘期、抽苔期用0.2%的硼砂水溶液各喷一次,在开盘到抽苔前根据菜苗长势用200~250mg/L的多效唑控制菜苗稳健生长。

  1.3.2 中耕培土 油菜生育期内中耕两次,第一次中耕在移栽活棵后18~20天,第二次中耕结合培土在12月上旬。

  1.3.3 防治病虫 如发生蚜虫和菜青虫危害,应及时用药喷施防治,在菌核病发生地区或地块用50%多菌灵500倍液或甲基托布津1000倍喷施1~2次。

  1.3.4 清沟排渍 从移栽到收割的整个生育期,如遇连续降雨或降雨量较大,应及时检查水沟的通畅情况,清沟排渍,防止湿害、涝害。

  1.4 收获和脱粒

  50% 上的角果变黄,种皮色达到该品种固有色泽时,应及时收割。过迟收获会造成角果炸裂,损失减产。应及时检查掌握合适脱粒期,约在收割后5~7天,抓住有利天气及时脱粒,避免因阴雨天气使菜子角发芽,造成减产损失。

  2 大白菜高产栽培技术

  2.1 品种选择

  可选择夏阳白菜、早熟5号、鲁春白1号、四季王、春秋王等。

  2.2 播种

  2.2.1 播种方式 直播或育苗移栽。

  2.2.2 播种时期 油菜收获后15天内均可播种(油菜一般在6月1日左右收获结束),夏季播种注意遮荫。出苗后及时揭除覆盖物。

  2.2.3 床土配制 选用肥沃园土2份与充分腐熟的有机肥1份混合,并在其中加三元复合肥1kg/立方米,均匀混合铺人苗床。

  2.2.4 播种量 育苗600~750g/公顷,直播2250g/公顷。

  2.2.5 种子处理 播种前晒种1~2天,用温汤(50~55℃)浸种10~15min。

  2.2.6 播种方法 浇足底水,覆盖一层约0.6~0.8cm细土,将种子均匀撒播于床面,覆土0.6~0.8cm。露地夏季搭矮架覆盖麦秆或稻草或遮阳网,防晒防雨。

  2.3 苗期管理

  出苗70%~80%时揭去覆盖物,高温干旱时注意遮荫,1~2片真叶时,注意匀苗间苗,苗距约3cm左右。壮苗标准:植株健壮,4~5片叶,叶片肥厚,腊粉多,叶色浓绿,根系发达,无病虫害。

  2.4 定植

  2.4.1 土壤选择 选用土层深厚,土壤肥沃、疏松、保水保肥的土壤。

  2.4.2 开厢整地 深翻27~30cm,晒土10~15天。采用高畦窄厢(0.9m)栽培,沟宽30cm,厢高15~20cm,施腐熟有机肥37500~45000kg/公顷,复合肥450~600kg/公顷。

  2.4.3 定植 株行距:早熟品种50cm×50cm或40cm×33cm;中熟品种50cm×40cm或40cm×40cm;晚熟品种60cm×60cm或60cm×50cm。

  2.5 田间管理

  直播定苗或育苗定植成活后追1次清粪水。莲座期追较前一次浓的肥水1次。结球初期、中期各追腐熟的浓人粪尿1次。莲座期到结球初期用0.5%的磷酸二氢钾进行叶面喷施2~3次。

  2.6 采收

  叶球成熟、包心紧实时及时采收。上市标准:包心紧实,无黄叶,无病,无虫蛀,根削平。

  2.7 防治病虫害

  2.7.1 主要病虫害 虫害:跳甲、小菜蛾、菜青虫、菜螟、蚜虫、斜纹夜蛾、蛞蝓。病害:霜霉病、黑斑病、软腐病、白斑病。

  2.7.2 防治原则 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优先采用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配合科学合理地使用化学防治的无害化控制原则。

  2.7.3 防治方法 防治关键:以霜霉病、黑斑病、小菜蛾防治为主,兼治其它病虫。

  (1)农业防治 清洁田园:选用抗病、耐病优良品种;高畦窄厢丰产栽培,合理密植,降低田间湿度,施足腐熟有机肥作底肥,合理施用氮素肥料,重施莲座肥。包心期不脱肥,速效氮肥量不得超过总量的30%~50%,收获前20天内不得使用速效氮肥,适当补充钙、铁及微量元素。

  (2)物理防治 黄板诱蚜:制做30cm×40cm黄板,450~600块/公顷,插放行间或株间,高出植株顶部,7~10天重涂一次机油;利用小菜蛾、斜纹夜蛾性诱杀成虫;银灰色地膜避蚜。

  (3)生物防治 合理使用农药,保护食蚜蝇、捕食蝇、捕食螨、寄生蜂、颗粒体病毒等天敌。使用生物源杀虫剂如苏云金杆菌剂、苦参碱、印楝素、鱼藤铜等。使用植物源杀菌剂如农用链霉素、丰宁等。

  (4)药剂防治。

下附件: 点击下载附件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农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更多关于油菜 大白菜 的新闻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