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农博网> 数据中心> 实用技术>俄发现一种可分解有害除草剂的细菌

俄发现一种可分解有害除草剂的细菌

2004年05月06日 08:19 来源:魏忠杰

俄罗斯科研人员最近从被石油化工产品污染的土壤中分离出一种氧化葡萄糖酸杆菌,能够分解对环境有不利影响的2,4,5-三氯苯氧乙酸(2,4,5-T)除草剂,可望用于清理相关的受污染环境。 2,4,5-T除草剂是半个世纪以前人工合成的一种化合物,当时被当作除草剂使用,美国在越南战场上使用的“橙剂”中就包含了这种物质。后来专家发现,由于这种化合物里面含有3个氯原子,普通细菌无法分解。这种除草剂被使用后会长时间遗留在土壤之中,导致生物细胞发生基因突变,降低生物的繁殖能力。 据俄《科学信息》杂志报道,俄科学院乌法科学中心的专家最近发现的一种名为IBRB-2T的氧化葡萄糖酸杆菌,有望用于解决这种除草剂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这种细菌是从被含有酚类及氯酚盐的石油化工产品污染的土壤中分离出来的。实验发现,该细菌能够在22摄氏度到41摄氏度含有2,4,5-T除草剂的环境中生长,并且把2,4,5-T除草剂化合物中的氯原子分解出来,以这种除草剂作为唯一的能量来源。 进一步的研究发现,在每公斤土壤含有0.1克2,4,5-T除草剂的环境下,这种细菌能够在48天内分解土壤中三分之二的除草剂。在液体环境下,细菌的分解能力会更强。在每升含有0.1克2,4,5-T除草剂的溶液中,细菌能够在5天内分解40%的除草剂,一周内即可分解88%的除草剂。  俄研究人员介绍说,这种细菌将除草剂中的氯原子分解出来后,除草剂能够进一步被普通细菌分解。这种细菌分解除草剂的研究成果已在俄罗斯获得了专利保护。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农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更多关于除草剂 的新闻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