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农博网> 数据中心> 实用技术>棉花国标36A18双打顶栽培新法

棉花国标36A18双打顶栽培新法

2004年02月11日 08:13 来源:农博网

文章摘要: 棉花国标36A18双打顶栽培新法

国标36A18,是由国抗36号(即GK—36)为父本,标杂A—1(■)×鲁棉研18号(■)为母本,复合杂交,经现代基因工程技术选育而成的。抗虫抗病,好种好管,优质高产。一般每公顷产籽棉450×15千克,潜力试验可达550×15千克,居现今棉花单产前列。黄河、长江流域棉区和新疆棉区试种效果良好。 1、什么是棉花的双打技术? 棉花下部长出的营养枝(俗称荒杈)保留至长出1~5个果枝时打顶,棉花长到丰产株高时,一般黄淮流域立秋前后3天将主秆顶尖打出。即为双打顶技术,又称二次打顶技术。 1.1 国际36A18的一次打顶技术。国标36A18的早发性良好,营养枝生长强劲,宜偏晚打顶,一般长有四个果枝时打顶,通常生出四个营养枝后,主秆即分生出果枝。 1.2 国标36A18的二次打顶技术。立秋前后,当主秆高达1.20~1.30米时,将顶打去,促成生殖生长活跃,结铃多、大、稳,增加产量。 2、应用效果 据在黄淮流域试验,采用双打顶技术比常规技术栽培一般增产12.70%~23.60%。若播种偏稀。增产可达30%。缺苗的田块增产更高,有的试验田块达35%以上。 3、增产原因 ①从生物化学“遇逆趋繁”原理可知,当荒杈被打顶时,棉花生长受阻,即“遇逆”,它就会“趋繁”,向生殖生长转化,即生长平衡:营养生长■生殖生长向正反应移动。其结果是多结铃,早结铃,增加产量。打主秆顶可同样解释。②从全息生物学的平衡互补方程:SDNA+cDNA■LDNA分析,顶被打去,CDNA浓度就增大,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导至LDNA浓度的增大,表现在棉花上,就是多结铃,增加产量。③从生物物理学的“生长惯性”和“生长能量守恒”理解,当顶被打去时,生长受阻,由于其“生长惯性”促其“生长能量”向贮能库蕾铃转化,至使多结铃,增加产量。④从生物学自身看,首次打顶,可使营养枝变成果枝,提高产量和品质,二次打顶向消除“顶端优势”,使果枝多成铃,快长铃。同时使棵自身空间结构优化,增加通风透光率,减少蕾铃脱落,增加产量。 4、适应条件 适用于大棵型,株行距不小于33.30厘米×100厘米的棉田。 张厚忠 窦占钦(山东省梁山县科技兴农110研究所棉花研究室,272611) 电话兼传真:0537—7532959 摘自2003年第12期《农业科技与信息》

下附件: 点击下载附件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农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更多关于棉花 的新闻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