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种蚕豆病害防治
2002年01月28日 09:55 来源:农博网
- 关键字: null
蚕豆是我省各地冬种粮肥兼收的重要作物。目前已陆续进入开花结荚期,正是防治蚕豆多种病害夺高产的关键时期,其主要病害有: 根腐病。是一种真菌病害,发病后,最明显的特征是植株下部叶片的叶缘变黑,严重时整叶变黑焦枯,可使蚕豆减产30%—50%。在防治上,如果病害已发生,可及时用灰粪拌磷、钾肥点穴或开沟埋施,并用50%多菌灵或70%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淋穴,有很好的防治效果。 赤斑病。发病初期,叶片上先产生赤色小斑点,稍后逐渐扩大成圆形赤色斑点,在冬春温暖潮湿时,病斑迅速扩展,病叶变枯萎,最后枯死。防治此病应采取轮作、开沟排渍水、增施磷钾肥或草木灰、火土灰等措施进行预防。药剂防治可选用50%多菌灵100克或70%甲基托布津70克兑水50公斤全面喷施。 锈病。在冬春温暖潮湿天气时发病较为严重。首先侵染基部老叶,进而侵染上部嫩叶茎和花荚。发病后,一般可使蚕豆减产10%—20%,幼荚受害后变黑色并局部腐烂,很难出售鲜蚕豆,影响产量又影响品质,防治上应及时拔除烧毁发病植株,用粉锈宁600—800倍液在发病初期喷施,防治1—2次效果最佳。并结合摘去蚕豆顶心,可促使蚕豆多结荚。 此外,还有青枯死秆病,这是因渍害而引起的一种生理性病害。春季雨水较多,特别是蚕豆开花结荚期如遇多雨天气,排水不良导致根系腐烂,应注意做好清沟排水,以减少根际水的侵害。
下附件: 点击下载附件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农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