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农博网> 数据中心> 实用技术>对未来几年我国农药发展方向的分析

对未来几年我国农药发展方向的分析

2002年01月16日 11:01 来源:

农药发展方向应是高效、安全、经济和使用方便。“十五”农药发展原则,应是“控制总量,加强科研,调整结构,提高质量”。控制总量就是要控制农药生产能力、产量及生产厂点,制止低水平重复建设;加强科研,应增加农药科研投入资金,深化体制改革,加速科研成果产业化;调整结构,应包括产品、服务及经济增长的质量。随着农业种植业结构的调整,“十五”期间农业每年仍需农药30万——65万吨,产量40万——45万吨为宜。发展高效新品种,每年创制1——2个新品种,可生产品种达270个,将高毒品种产量降至5%——10%,农药企业调整到约500家,其中重点农药大型企业集团30——50个。出口10万——12万吨,创汇5——6亿美元。发展重点是: 1、开发与创制高效新品种。要不断加强、完善南、北两个国家农药剂制(工程)中心,加速开发和创制具有不同化学结构(如杂环、含氟、不对称、手性化合物等),不同作用机理(包括化学农药和生物源农药)的高效新品种,当务之急是抓紧研制开发取代高毒有机磷杀虫剂的取代品种,同时提高现有取代品种的产品质量与工艺技术水平。 2、加强高效农药新剂型、新制剂的研制与推广。这是一项具有重大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科研与生产任务,忽视或弱化剂型开发研制,农药科研生产就不完整。重点是减少或不用有机溶剂,或代之以水为基质或是固体的高效新剂型,如水乳剂、微乳剂、水悬剂、干流动剂、水分散粒剂、微胶囊剂以及各种高效种衣剂等。要提高原药与制剂的比例。 3、依靠高新技术,提高农药生产整体技术水平。农药科研开发需包括采用高新技术、不断改进农药生产工艺,要改变“先进品种、落后工艺”的状况,大力开发推广计算机自控连续化、高纯技术、高效催化、定向立体合成、生物技术及遗传工程等高新技术,使农药生产保证产品质量,并不断提高劳动生产率,同时“三废”达标排施,实现清洁文明生产。 4、坚定信心,加大产业和企业结构调整力度。进一步深化改革,转变观念,打破地区分割,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淘汰落后工艺设备、压缩过剩生产能力的要求,一方面采取有力措施,对污染重、质量差、技术落后、效益低下的农药企业进行清理整顿,实施关停并转,一方面通过改制、改组与改造,使重点农药企业、科研院(所)能组成科工贸,产学研一体化的科技先导型的大型农药集团。 5、建立农药原料、中间体生产 基地,特别是目前进口量较大,农药生产必需的或医药、染料共用的中间体,如某些脂肪、方向胺、烷基酚、取代杂环、含氟中间体及菊酸(酯)等。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农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