啤酒花霜霉病防治技术
2000年09月13日 15:41 来源:农博网
- 关键字: null
啤酒花在我场有十多年的栽培历史。由于质量优,产量高,产值大,啤酒花一直是我场的经济支柱。但随着栽培时间的延长,霜霉病发生面积加大,严重影响着啤酒花的色泽和质量。为此,从1997年开始,我们采取了综合防治措施,严格落实技术要点,3年来没有发生啤酒花霜霉病。现将其发生和防治技术要点总结如下: 一、症状 苗期,茎尖萎缩,节间缩短,茎变粗变脆,严重扭曲,根茎髓部变为黄褐色。从7月中旬开始,主要危害花,受害的花,花被尖端初为小黄绿色斑点,逐渐变为褐色病斑,与健美花被相混,呈斑纹状;叶片很少被危害,被害的叶,开始出现水渍状斑点,后逐渐扩大,呈多角形褐色病斑。 二、发生原因 1.清园不彻底。由于发病面积大,每年地里残留的病叶病花多,又不及时处理,为病菌的繁殖创造了条件。 2.单一使用农药。从建园开始,我场用300倍液40%乙磷铝灌根,70%的代森锰锌等喷施,由于长期单一使用,药效降低。 3.配药不当。由于用水不便,从3月中旬割芽开始,90%的农工用排碱渠水稀释农药,水质降低了农药的防治效果;对水量少,配药浓度高,用药剂量不足,亦起不到保护作用。 4.偏施化肥,密度加大。 三、防治措施 1.合理密植。密度因地力、管理水平而定,一般240—300蔓/亩为宜;从6月底开始,疏去架上过厚的叶片,阳面少疏,阴面多疏,避免一次疏得过狠,要勤疏,分次疏,既有利于光合作用,又有利于防治霜霉病害。 2.清洁田园。为了杜绝病原,啤酒花收获后,统一时间清园,烧毁地面和架上的枯枝落叶,对于叶边、排碱渠边上的病花和枝叶也进行深埋等处理。 3.搞好配方施肥。根据养分平衡施肥诊断,亩增施钾肥硫酸钾10—15kg,生育期分4次喷施硼、镁、钙、铜等微量元素肥料,满足酒花对各种养分的需求,增强抗病性。 4.拔除病苗。对苗期出现的病苗,要清除。控制再次侵染。 5.药剂防治。割芽时,用饮用水稀释300倍液甲霜灵锰锌代替多年使用的乙磷铝,亩用药量0.5kg;从5月中旬开始,根据降雨量、空气温度、生长情况间隔10—15天喷施1次农药,可选用70%的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0—600倍液,40%的乙膦铝500倍液,瑞士诺华公司开发的雷多米尔一锰锌800倍液喷施。发病初期,用雷多米尔一锰锌效果最佳。喷药时,选择晴朗的天气,集中喷施,并掌握好浓度,亩用量前期30—45kg,中后期45—60kg,均匀喷施。
下附件: 点击下载附件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农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