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农博网> 数据中心> 实用技术>水稻纹枯病的发生与防治

水稻纹枯病的发生与防治

2000年08月11日 15:54 来源:农博网

文章摘要: 水稻纹枯病的发生与防治

水稻纹枯病是我省近几年发生较重的一种病害。随着水稻生产的发展和施肥水平的提高,稻株生长繁茂,如若水肥管理不当,病害往往严重发生。主要发生在分蘖盛期至抽穗期,为害叶鞘和叶片。 症状:发病初期先在近水面处出现暗绿色水渍状小斑,逐渐扩大成椭圆形,并可互相联合成云纹状大斑。在空气干燥时,病斑中央为灰白色或草绿色,边缘湿润状。病斑由下向上扩展,逐渐增多,病部可见到白色粉状霉层。 水稻纹枯病的发病条件 1、气象条件。高温高湿的气候条件下易流行。当田间气温在25-32时,如遇到连续阴雨,病势发展特别快。 2.菌核基数。田间越冬菌核残留量的多少与初期发病轻重有密切的关系。 3.栽培技术。栽培技术与纹枯病发生轻重关系很大,尤以水肥管理影响更大。 (1)灌溉:凡长期深灌、排水不良,植株间湿度加大,有利于病害的发展,适当晒田,控制无效分蘖、增加田间通透性,促使水稻根系发达,可闰轻病害的发生。 (2)施肥:偏施或过量过迟施用氮肥的地块,水稻徒长嫩绿,组织柔软,过早分封行,田间郁闭,增施有机肥料,氮磷钾三要素配合施用可以减轻病害。 防治措施:应在农业防治的基础,抓住关键时期辅以药剂防治。 1.消失菌源。要清除田间病稻草,当稻田灌水耙平后,大多数菌核浮在水面,捞去水面的“浪渣”,就地深埋,可以有效地减少菌源。另外,及时铲除田边杂草,可以减少发病来源。 2.加强栽培管理 (1)合理施肥 根据土壤肥力和稻株生长情况,合理施肥,增强稻株抗病力,在施用农肥的同时增施磷钾肥,切忌偏施氮肥和中后期大量施用氮肥,防止“轰过头”现象发生。 (2)科学灌水、适时晒田 改变长期深灌的做法,分蘖后期要适时晒田,以降低株间湿度,控制无效分蘖,促进稻株生长健壮。 (3)药剂防治 要在发病初期及时喷药,在喷后7-10天视病情再确定是滞第二次用药。 ①用二万单位井冈霉素25g/亩喷雾;②70%托布津可湿性粉剂700X液喷雾;③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X液喷雾;④50%退菌特可湿性粉剂1500X液喷雾,以上药剂都有良好的防治效果。

下附件: 点击下载附件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农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更多关于null 的新闻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