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农博网> 数据中心> 实用技术>麦株基部叶鞘长纹斑是什么病?怎样防治?

麦株基部叶鞘长纹斑是什么病?怎样防治?

2000年06月30日 14:32 来源:农博网

文章摘要: 麦株基部叶鞘长纹斑是什么病?怎样防治?

麦株基部叶鞘上云纹状的病斑是小麦纹枯病 ,又称小麦尖眼点病,是一种土壤传播的真菌病害。小麦受纹枯病菌侵染后,在不同生育阶段所表现的症状不同。主要表现为烂芽、病苗、死苗、花秆、烂茎、枯孕穗和枯白穗等多种症状。小麦发芽后感染,芽鞘变褐,严重时烂芽枯死。小麦3叶后田间即可查到病株,先是基部第1叶鞘出现淡褐色小斑点,后扩大遍及全叶鞘,病斑为中部灰色,边缘浅褐色的云纹状斑,小麦返青后,茎基叶鞘出现褐色病斑,多呈梭形和椭圆形,有的病斑纵裂。小麦拔节后,茎基部叶鞘上出现椭圆形、水渍状病斑,并逐渐发展成为中部灰色、边缘浅褐色的云纹状病斑。当病斑扩大相连后形成“花秆”。在多雨潮湿情况下,叶鞘内侧及花秆上可见白色或黄白色菌丝体。叶鞘上病斑侵染到茎后,先后出现浅褐色短条斑,不久发展成梭形斑。抽穗后发展成灰色、边缘褐色、近椭圆形病斑。病斑扩大相连延及整个节间时,常引起茎秆壁坏死、失水,病部纵裂。由于花秆烂茎常使一些主茎和大蘖不能抽穗而形成枯孕穗,也由于茎壁受害,水、养分不能正常输送,影响灌浆,形成枯白穗。 在防治策略上应取选用抗耐病品种与改善栽培措施、药剂防治相结合的综合措施。 (1)因地制宜选用抗、耐病品种。如烟农15、鲁麦6号、鲁麦7号、鲁麦12、14等,在同等条件下可降低病情指数15-20,是一项经济有效的措施。 (2)农业防治。重病区和有条件的地方可改小麦、玉米连作制为小麦、花生或小麦与甘薯等非寄主作物连作。推广小麦健身栽培技术,如适期播种、精播或半精播等,使小麦群体结构合理。清除田间杂草、降低田间湿度,增施有机肥提高小麦抗病能力。 (3)化学防治。药剂防治的重点应是感病品种早播、连作及氮肥施用过多或不足麦田。秋播时可用20%粉锈宁或10%羟锈宁分别按种子量的0.2%-0.3%和增产菌10克混配拌种,可有效地控制纹枯病的发生,并兼治根腐、全蚀攻苗期白粉、锈病。小麦起身拔节期,当病株率达15%以上时,每667平方米用25%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或15%羟锈宁、33%纹霉净可湿性粉剂,或20%粉锈宁乳油50-75克或5%的井冈霉素150-200毫升对水100千克顺垄喷浇麦基部。

下附件: 点击下载附件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农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更多关于null 的新闻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