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田怎样集水抗旱
2000年06月02日 09:09 来源:农博网
- 关键字: null
在北方干旱、半干旱地区,尽管降水量较少,但把雨水集中起来,仍可不同程度地满足作物生长发育的需要。 集水分为地形集水,田间集水和根区微集水,即通过开沟、起垄、覆膜,把较大面积上的雨水集中到较小面积上,深入土壤深层。主要技术如下: 沟播 这是一项传统经验和现代科学技术相结合的抗旱增产技术,利用开沟起垄,改善土壤水分状况。小麦沟播已有配套的沟播机具,能一次完成开沟、集中施肥、播种、镇压联合作业。对小麦的试验表明,冬前O厘米--20厘米土层,沟播土壤水分比平播多1.5%--2%,有利于冬前壮苗和越冬保苗;返青和拔节期沟播的土壤水分仍多于平播,可促蘖增穗。其原因是由于深开沟,将表层的干土堆在埂上,种子播在湿土上,随后浅覆土,有借墒播种的功效。沟播的降水向沟内集中,而平播的降水呈均匀分布,在降水量不大的情况下,沟播与平播的表层土壤水分有明显差异。 玉米起垄耕作,播于沟内,利用垄作小气候特点,既提高田间土壤温度,又减少了农田土壤蒸发和降水迳流,起到了集水、保墒、增温的作用。据试验,与平作玉米相比,土壤温度高1c--2c,蒸发减少20%左右,土壤水分提高1%--2%。 沟植垄盖 沟播与地膜覆盖相结合,形成了沟植垄盖技术。在山西等地试验,取得良好效果。沟植垄盖是在起垄的情况下,垄上覆膜,沟内种植的一项技术措施。既可在垄内单作,也可“一膜两用”,即在沟内种植小麦,次年垄上种植其它作物如棉花、玉米、豆类、瓜类等。其带宽多种多样,可分为窄带和宽带两种形式。窄带带宽60厘米—80厘米,垄宽40厘米—50厘米,高10厘米,垄上覆膜,作物种在20厘米--30厘米宽的沟内,或在沟内种2行--3行冬麦,翌年在小麦收获前15天—20天,在有膜的垅上种其它作物。宽带带宽120厘米--150厘米,垄宽80厘米—100厘米,高10厘米,垄上覆膜,在宽40厘米--50厘米的沟内种植2行—4行小麦,次年在垄上种植棉花、玉米等。 沟植垄盖具有明显的集水增墒效应。它改变了局部地形,使降水实现了再分配,提高了利用效率。在垄宽80厘米的情况下,沟宽在50厘米或以下,集水效应极明显.沟宽在50厘米至90厘米之间,集水效应明显。在沟宽小于100厘米的情况下,自然降水10毫米,沟内0厘米。30厘米土层有效水分增加量相当于平作地20毫米甚至30毫米所起的作用。 采用沟植垄盖措施,应按要求起垄,垄要中间高,两边低,垄高10厘米左右。要根据当地实际和不同目的来确定作物和带宽。主攻小麦增产,带宽以60厘米—80厘米为宜;以种植棉花或玉米为主,小麦为辅的,带宽以120厘米--150厘米为宜。沟、垄均应施肥,用地、养地结合。
下附件: 点击下载附件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农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