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防治黄麻细菌性角斑病
2000年05月19日 14:44 来源:农博网
- 关键字: null
黄麻细菌性角斑病又称为细菌性斑点病,是我国麻区常见的一种叶部病害。我省多于6月份黄麻生长中期开始发生,一直为害至收获期。常引致叶片早期大量脱落,造成减产。 本病主要为害叶片。被害叶片初在叶面上产生针尖大小的水渍状暗绿色小斑,后逐渐扩大,但扩展受叶脉限制,成为多角形病斑,故称为角斑病。病斑暗绿色,带油亮光泽,病斑直径2—3毫米,对光透视呈半透明。最后病斑变为黑色或黑褐色。病斑多时常相互联结成大斑。严重时,叶片大量枯黄早脱,甚至变成光杆。 该病是由一种黄单胞杆菌的细菌侵染所致,病原细菌主要在落到田间的病叶残体上越冬,或种子脱粒过程细菌粘附在种子表面越冬,而成为初次侵染的菌源。病原细菌借风雨传播并飞溅到叶片上,从叶片的水孔和气孔侵入为害,形成病斑。在新斑上又产生大量细菌,借风雨或昆虫展转传播,反复再侵染,引致此病扩展蔓延。 影响该病发生的因素,主要是温湿度和品种抗病性。夏季高温多雨,特别是台风雨、暴风雨,使病部的菌脓溶出分散于雨水中,并飞溅传播至叶片上侵入,因此,在台风雨暴风雨之后,此病发生最烈。品种的抗病性方面,长果种较抗病,圆果种较感病。 该病的防治方法,基本上与炭疽病相同,因此,可结合防治炭疽病及立枯病时同时兼治。 此外,还要特别强调避免过重施和偏施氮肥,要增施磷钾肥,可以明显增强植株的抗病力。此外,在发病初期应及时喷药防治:用0.5—1%波尔多液喷雾。可试用10%叶枯净可湿性粉剂250—400克兑水60—75公斤或叶枯灵200—400克兑水60—75公斤喷雾。
下附件: 点击下载附件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农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