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农博网> 数据中心> 实用技术>鹅的生活习性和饲养管理技术

鹅的生活习性和饲养管理技术

2012年10月12日 14:41 来源:农博网

文章摘要: 一、生活习性  1、喜水性  鹅习惯在水中嬉戏、觅食和求偶交配,每天约有1/3的时间在水中生活,只有在产蛋、采食、休息和睡眠时才回到陆地。因此,宽阔的水域、良好的水源是养鹅的重要环境条件之一。  2、合...

一、生活习性
  1、喜水性
  鹅习惯在水中嬉戏、觅食和求偶交配,每天约有1/3的时间在水中生活,只有在产蛋、采食、休息和睡眠时才回到陆地。因此,宽阔的水域、良好的水源是养鹅的重要环境条件之一。
  2、合群性
  家鹅具有很强的合群性,行走时队列整齐,觅食时在一定范围内扩散。鹅离群独处时会高声鸣叫,一旦得到同伴的应和,孤鹅会循声归群。若发现个别鹅离群久不归队,其发病的可能性很大,应及早做好防治工作。
  3、食草性
  鹅觅食活动性强,饲料以植物性为主,能大量觅食天然饲草,一般无毒、无特殊气味的野草和水生植物等都可供鹅采食。每羽成年鹅每日可采食青草2公斤。雏鹅从1日龄起就能吃草,因此,要尽量放牧,若舍饲,要种植优质牧草喂鹅,保证青绿饲料供应充足。鹅没有嗉囊,食道是一条简单的长管,容积大,能容纳较多的食物,当贮存食物时,颈部食管呈纺锤形膨大。鹅没有牙齿,但沿着舌边缘分布着许多乳头,这些乳头与咀板交错,能将青绿饲料锯断。鹅的肌胃强而有力,饲料基本在肌胃中被磨碎。在饲料中添加少量细砂,或在运动场放置细砂,有助于鹅对饲料的磨碎消化。
  4、耐寒性
  成年鹅耐寒性很强,在冬季仍能下水游泳,露天过夜。鹅在梳理羽毛时,常用喙压迫尾脂腺,挤出分泌物,涂在羽毛上面,使羽毛不被水所浸湿,形成了防水御寒的特征。一般鹅在0℃左右低温下,仍能在水中活动;在10℃左右的气温下,仍可保持较高的产蛋率。
  5、就巢性
  大多数鹅种具有就巢性,在一个繁殖周期内,每产一窝蛋(约8-12个),就要停产抱窝,直至小鹅孵出。
  6、警觉性
  鹅的听觉很灵敏,警觉性很强,遇到陌生人或其它动物时就会高声鸣叫以示警告,有的鹅甚至用喙啄击或用翅扑击。育雏室内可用公鹅作警戒,以防猫、狗和老鼠等动物进入舍内骚扰。
  7、夜间产蛋性
  母鹅通常在夜间产蛋。夜间鹅不会在产蛋窝内休息,仅在产蛋前半小时左右才进入产蛋窝,产蛋后稍歇片刻离去,有一定的恋蛋性。多数窝被占用时,有些鹅会推迟产蛋时间,这样就影响了鹅的正常产蛋,因此鹅舍内窝位要足,垫草要勤换。
  8、生活规律性
  鹅具有良好的条件反射能力,活动节奏表现出极强的规律性。如在放牧饲养时,放牧、交配、采食、洗羽、歇息和产蛋都有比较固定的时间。而且每羽鹅的这种生活节奏一经形成便不易改变,如原来的产蛋窝被移动后,鹅会拒绝产蛋或随地产蛋,因此,饲养管理程序不要轻易改变。
  二、饲养管理
  (一)雏鹅(出壳至4周龄)
  1、育雏环境
  (1)育雏室整修与消毒:育雏室要求温暖、干燥、保温性能良好,空气流通,无贼风。进雏鹅前要做好准备工作:检查育雏室,整修门窗及育雏设备。进雏鹅前2-3天,清扫育雏室并用消毒药液消毒,墙壁用20%石灰乳涂刷;地面用5%漂白粉悬混液喷洒消毒;密封条件好的育雏室可熏蒸消毒(每立方米空间用高锰酸钾15克、福尔马林30毫升,密闭门窗熏蒸48小时);饲料盆、饮水器等先用2%氢氧化钠溶液喷洒或洗涤,然后用清水冲洗干净;垫料(草)等使用前在阳光下暴晒1-2天。
  (2)温度:适宜的温度是提高育雏成活率的关键因素之一。育雏温度是否合适,可根据雏鹅的活动及表现来判断。温度过低时,雏鹅靠近热源,集中成堆,挤在一起,不时发出尖锐的叫声;温度过高时,雏鹅远离热源,张口喘气,行动不安,饮水频繁,食欲下降;温度适宜时,雏鹅分布均匀,安静无声,食欲旺盛。育雏期间切忌温度时高时低,以免雏鹅患病。育雏保温应遵循以下原则:群小稍高,群大稍低;夜间稍高,白天稍低;弱雏稍高,壮雏稍低;冬季稍高,夏季稍低。
  (3)湿度:育雏室要保持干燥清洁,相对湿度控制在60-70%之间。高湿是育雏大忌,为防育雏室湿度过高,要经常更换垫料,喂水切勿外溢,加强通风。
  (4)分群:在雏鹅开水、开食前,应根据出雏时间迟早和体质强弱,第1次分群,给予不同的保温制度和开水开食时间。开食后第2天,根据雏鹅采食情况,第2次分群,将不吃食或吃食量很少的雏鹅分出来另外喂食。育雏阶段要定期按强弱、大小分群,及时淘汰病雏。每群雏鹅以100-150羽为宜,群内再分若干小栏,每栏25-30羽,安排适宜的饲养密度。雏鹅喜欢聚集成群,温度低时会挤堆,易发生压伤、压死现象。出现挤堆时,饲养人员要及时赶堆分散鹅群。
  2、饲养管理
  (1)开水和开食:雏鹅出壳后第一次饮水称“开水”或“潮口”。一般在雏鹅出壳后 24-36小时,育雏室内有2/3雏鹅有啄食现象时“开水”。“开水”的水温以25℃为宜,可用0.05%高锰酸钾液或5-10%葡萄糖水和含适量复合维生素B液的水。“开水”时轻轻将雏鹅头按至水中蘸一下,让其饮水即可。“开水”后即可开食。开食料可用雏鹅配合饲料,或颗粒破碎料加上切碎的少量青绿饲料(比例为1:1),或蒸熟的籼米饭加一些鲜草。开食时,可将配制好的全价饲料撒在塑料薄膜或草席上,引诱雏鹅自由吃食。也可自制长30-40厘米、宽15-20厘米、高3-5厘米的小木槽喂食,周边插一些高15-20厘米、间距3-5厘米的竹签,以防雏鹅跳入槽内弄脏饲料。第一次喂食不要求雏鹅吃饱,只要能吃进一点饲料即可。过2-3个小时,再用同样方法调教,几次以后雏鹅就会自动采食了。
  (2)饲喂次数和方法 育雏阶段要充足供应饮用水,少量多餐饲喂。1周龄内,每天喂6-8次。头3天,喂的次数可少一些,每天喂6次左右;4日龄后,每天喂8次;10-20日龄,每天喂6次;20日龄后,每天喂4次(其中夜间1次)。喂料时,应将精料和青绿饲料分开喂,先喂精料,再喂青绿饲料,这样可避免雏鹅专挑食青绿饲料,少吃精料,使雏鹅采食到全价饲料,满足雏鹅对营养的需要,防止吃青绿饲料过多引起腹泻。
  (3)雏鹅饲料:育雏前期,精料和青绿饲料比例约为1:2,以后逐渐增加青绿饲料的比例,10日龄后比例改为1:4,精料应是全价饲料。
  (4)放牧与放水:春季育雏从5-7日龄开始放牧。选择晴朗无风的天气,将喂料后的雏鹅放在育雏室附近平坦的嫩草地上,让其自由采食青草。开始放牧时,时间要短,一般在1小时左右,以后逐渐延长。阴雨天或烈日下不能放牧。放牧赶鹅时要走得慢些。放牧1周后,气温适宜时,可以结合放水,把雏鹅赶到浅水处,让其自行下水、戏水,切勿强行赶入水中,以防风寒感冒。开始放牧、放水的具体日龄应视气温情况而定,夏季可提前1-2天,冬季可推迟几天。放牧时间和距离应随日龄的增长而增加,逐渐过渡到放牧为主,以锻炼雏鹅的体质和觅食能力,减少精料补饲,降低饲养成本。
  (5)卫生防疫:经常打扫场地,更换垫料,保持育雏室清洁、干燥,每天清洗饲槽和饮水器,消毒育雏环境,按免疫计划接种疫苗。同时,要防止鼠、蛇等敌害动物伤害雏鹅。
  (二)中鹅(4周龄以上至育肥前)
  1、放牧饲养
  (1)放牧时间:放牧初期,上午和下午各放牧1次,中午赶鹅回舍休息。天热时,上午早放早归,下午晚放晚归;天冷时,上午晚出晚归,下午早出早归。随着鹅日龄的增加,逐步延长放牧时间,中午不回鹅舍,选阴凉处就地休息、饮水。鹅一天中采食最多的时间是在早晨和傍晚,故放牧要尽量早出晚归,使鹅群多采食青草。
  (2)适时放水:鹅群在吃至8成饱时,大多数鹅会蹲下休息。此时,应将鹅群赶到水中,让其自由饮水、洗澡、理羽。放水后,鹅的食欲大增,又会采食青草。一般每天放水3次,夏季应多放水。
  (3)放牧场地选择:优良放牧场地应具备4个条件:一要有鹅喜食的优良牧草;二要有清洁的饮用水源;三要有树荫或其它荫蔽物,供鹅群遮阳或避雨;四要道路平坦。放牧场地应划分成若干小区,按小区有计划轮放,保持每天都有适于采食的牧草。农作物收割后的茬地也是极好的放牧场地。
  (4)鹅群编组:放牧鹅群大小要根据牧地情况及管理人员的放牧经验而定,一般250-300羽鹅组成1个放牧群,每群由两人负责放牧。牧地开阔平坦的,鹅群可增加到500-1000羽。鹅群过大,不易管理。
  (5)放牧鹅补饲:放牧场地条件较差,牧草贫乏,牧地采食的营养物质满足不了鹅生长发育需要的,要给予充足的补饲。补饲料以青绿饲料为主,拌入少量糠麸类粗饲料和精饲料,于晚上供鹅群自由采食。
  (6)舍饲养鹅
  规模化集约养鹅,放牧场地受到限制,一般采用栏舍饲养。舍饲养鹅要多喂青绿饲料。解决青绿饲料来源的最佳途径是种植牧草。舍饲时,要保持饮水池的清洁卫生,勤换鹅舍垫草,勤打扫运动场。舍饲育成鹅的饲料,要以青绿饲料为主,精、粗饲料合理搭配。运动场内需堆放砂砾,供鹅选食。尽量扩大运动场面积,使鹅能有较充足的运动场地。
  (三)仔鹅上市前的肥育
  中鹅养成后,应短期育肥。以放牧为主饲养的中鹅,骨架较大,但胸部肌肉不丰满、膘度不够、出肉率低、稍带些青草味,经短期肥育,可改善肉质,增加肥度,提高产肉量。
  一般可利用收割后的麦地、稻田放牧肥育,或在光线较暗的鹅舍内舍饲肥育,每天喂以玉米、稻谷、大麦等精料,一般每羽鹅每天喂8两左右,经8-10天肥育后出售。舍饲肥育,饮水应充足,光线要暗些,适当供给青饲料。
  (四)后备种鹅
  后备种鹅是指70日龄以后至产蛋或配种之前,准备留作种用的鹅。
  1、生长阶段饲养:青年鹅80日龄左右开始换羽,经30-40天换羽结束。此时的青年鹅仍处于生长发育阶段,不宜过早粗饲,应根据放牧场地的草质,逐步降低饲料营养水平,使青年鹅体格发育完全。
  2、控制饲养阶段:后备种鹅经第2次换羽后,应供给充足的饲料,经50-60天便开始产蛋。此时,鹅身体发育远未完全成熟,群内个体间常会出现生长发育不整齐,开产期不一致等现象。故应采用控制饲养措施来调节母鹅的开产期,使鹅群比较整齐一致地进入产蛋期。公鹅第二次换羽后开始有性行为,为使公鹅充分成熟,120日龄起,公、母鹅应分群饲养。
  在控制饲养期间,应逐渐降低饲料营养水平,日喂料次数由3次改为2次,尽量延长放牧时间,逐步减少每次喂料量。控制饲养阶段,母鹅的日平均饲料用量一般比生长阶段减少50-60%。饲料中可添加较多的填充粗料(如粗糠),以锻炼鹅的消化能力,扩大食管容量。后备种鹅在草质良好的草地放牧,可不喂或少喂精料。弱鹅和伤残鹅等要及时挑出,单独饲喂和护理。
  3、恢复饲养阶段 经控制饲养的种鹅,应在开产前30-40天进入恢复饲养阶段。此期应逐渐增加喂料量,让鹅恢复体力,促进生殖器官发育,补饲定时不定量,饲喂全价饲料。
  在开产前,要给种鹅服药驱虫并做好免疫接种工作。根据种鹅免疫程序,及时接种小鹅瘟、禽流感、鹅副粘病毒病和鹅蛋子瘟等疫苗。
  (五)产蛋期种鹅
  母鹅的产蛋时间大多在下半夜至上午10时以前,故产蛋母鹅上午10时前不要出牧。产蛋鹅的放牧地点应选在鹅舍附近,以便于母鹅及时回舍产蛋,避免在野外产蛋。鹅产蛋时有择窝的习性,形成习惯后不易改变,为便于管理,提高种蛋质量,必须训练母鹅在种鹅舍内的产蛋窝产蛋。初产母鹅还不会回窝产蛋,发现其在牧地产蛋时,应将母鹅和蛋一起带回产蛋间,放在产蛋窝内,用竹箩盖住,逐步训练鹅回窝产蛋。放牧时,若母鹅神态不安、急于找窝(如匆忙向草丛或隐蔽的场所走去),应予检查。早上放牧前要检查鹅群,发现鹅有鸣叫不安、腹部饱满、尾羽平伸、行动迟缓、不肯离舍等现象时,应捉住检查,如有蛋,就不要随群放牧。
  (六)休产期种鹅
  鹅的产蛋期一般只有5-7个月,还有4-5个月都是休产期。特别在南方,每年的6-9月份几乎全群停产。休产期,鹅只消耗饲料,不产蛋,管理上应以放牧为主,停喂精料,任其自由觅食青草,此期可人工拔毛,增加经济收入。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农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