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莓鲈实用养殖技术精要
2010年03月17日 11:01 来源:农博网-水产前沿
- 关键字: 黑莓鲈实用养殖技术精要
4、人工孵化
(1)移卵
将粘满卵的网布由产卵池移到孵化池中,两池水温差不能超过2℃,若超过2℃时,用孵化池中的水先轻轻向网布上的卵泼洒,要避免把卵冲离网布,持续一段时间后,使卵适应孵化池中的水温,就可将其放进孵化池中孵化。孵化时,让网布半浮沉于水中,以便鱼苗出膜时,鱼苗能沉到水底。
(2)孵化管理
黑莓鲈鱼卵胚胎发育时,需要较高的溶氧。黑莓鲈鱼卵在孵化时,要求孵化用水的水质清新,溶氧量高,并且无藻类及过多的有机物。受污染的水源不能用作孵化的用水。
偏酸性或偏碱性的水源应进行处理,酸碱度在7.5左右方可使用。
孵化用水必须经过过滤,防止敌害和污物进入孵化设备而影响孵化效果。对鱼卵和鱼苗危害的敌害有剑水蚤、蝌蚪、小虾和小杂鱼等。如剑水蚤会刺破孵化过程中的鱼卵的卵膜,使胚胎早孵,造成鱼苗畸形并夭折;出膜后1-2天的黑莓鲈鱼苗,活动能力较差,易被剑水蚤咬伤,引起鱼苗死亡;小鱼、小虾则会吞食鱼卵和刚出膜的鱼苗,影响孵化率和出苗率。敌害生物可用过滤水源的方法,滤掉孵化水源中的敌害生物,也可以采用药物杀灭的方法进行清除。如用90%的晶体敌百虫,使孵化用水的含药浓度为0.2毫克/升,能有效地杀灭虾类和剑水蚤等。黑莓鲈在水温22-30℃时,经过36-50小时后孵出幼苗。刚孵出时的幼苗沉底不吃食,靠消化卵黄囊为营养,2天后鱼苗浮到水面平游,开始喂食。摄食开始3-4天内,用煮熟的鸡蛋黄捣烂,经60目纱网过滤后的小微粒喂养,以后可喂轮虫、枝角类和桡足类等浮游生物。
在孵化过程中,如果出现连续的阴雨天或高温天气,可以采取相应的措施,提高或降低孵化时的水温。
在孵化过程中,要根据情况进行孵化水流的调节。在孵化的初期,可以适当的加大水的流量。在孵化后期,由于鱼苗逐渐孵出,此时即可调小水的流量,以免鱼苗出膜后顶水游泳,消耗鱼苗的体力,降低鱼苗的成活率。孵化过程中还必须对黑莓鲈的卵进行消毒。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农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