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农博网> 数据中心> 实用技术>湖泊蟹、鱼健康养殖模式介绍

湖泊蟹、鱼健康养殖模式介绍

2004年09月04日 07:39 来源:中国水产资讯网

一、生态型蟹、鱼网围混养模式
  1.原理
  以养殖区内水草的再生量作为可供养殖鱼类摄取的最大饲料量指标,来确定草鱼种的投放数量,使养殖区在4--10月期间水草覆盖率保持在65%的水平。在11月至翌年3月期间恢复至95%,以保持养殖区内植被正常覆盖率。
  养殖期间保持适当的植被裸露区域,来加大人工饲料在水底的能见度,提高饲料利用率。通过养殖区内草鱼的游弋搅动,使养殖区底泥氧源提高,促进硝化细菌在氮循环中对氨化产物的氧化作用,以加速氮循环速率。改善养殖区底表溶氧,提高养殖对象的饵料转换率,降低饵料系数。
  利用河蟹与草鱼在食性及生态位的互补优势。谷物性蟹饲料的残饵及河蟹食草后造成的上浮的折断草可被草鱼所利用,不仅减低了残饵在水中的腐败作用,还达到了充分利用饵料的目的。
  2.养殖模式特点
  生态型蟹、鱼网围混养模式以养蟹为主,养鱼为辅。投放蟹种量及鱼种量合理,采用天然饵料与人工饵料相结合的技术路线,严格控制外源性饵料投入量,改变了传统的在养殖区外割草投喂的养殖方式。不仅保护了养殖区内外的植被资源,更重要的是养殖全程中的氮、磷输入被控制在较低的水平,做到了蟹种、鱼种加外源人工饵料所含的总氮、总磷小于成蟹和成鱼产出时所含的总氮与总磷。


  3.实施效果与经济效益
  亩放蟹种3千克、草鱼种25千克,产出蟹28.8千克、草鱼75千克,亩产103.8千克。亩投玉米36.9千克、螺蚬杂鱼22.15千克,消耗水草1400千克。
  二、网围轮种轮养技术模式
  1.原理
  根据鱼、蟹在食性上的差异,采取当年养鱼、隔年养蟹的方法达到对养殖环境优化及对养殖环境的择优选用。当鱼类在单养情况时,养殖区内水草寸草不长,造成植被的严重破坏,同时由于投饵又造成残饵沉积,在同一养殖区内连年养鱼随着残饵沉积量的不断增大,对周边水质有一定影响。但残饵沉积又使底泥中的营养物质富积程度提高,有利于满足翌年水生植物生长的营养需求,同时也可明显提高养殖区内底栖动物的生物量。因此采用鱼、蟹轮养,养鱼区隔年转成养蟹区后,不但可为养殖区水草修复提供一个良好的生长环境,同时又为河蟹提供了丰富的底栖生物饵料。在养殖区进行有计划的水草人工栽种又达到了人工改良湖区植被结构的效果。
  2. 养殖模式特点
  网围轮种轮养技术模式以养鱼为主产,以养蟹为生态调控手段。以120亩养殖区为例,分成A、B两块各60亩,采用A区当年养成鱼并套养蟹种,翌年打开蟹种自育区转成单养成蟹。B区当年单养成蟹,翌年转成养成鱼并在蟹种自育区内套养蟹种。形成A、B区两区每隔一年互换一次养殖布局(见图1)。
  图1中4块试验区,每两块60亩中又各圈出3亩作为蟹种套养区。
  成鱼养殖区鱼种投放日期:A区2月,起捕日期当年10月至翌年1月,54亩。蟹种自育区扣蟹投放日期:A区7月,6亩。蟹种起捕日期翌年2月。成蟹养殖区蟹种投放日期:B区2月,成蟹起捕日期当年10—11月。
  轮养方法:至翌年,A区养殖品种与B区互换,B区作为蟹种自育区6亩及成鱼养殖区54亩,A区作为成蟹养殖区60亩,蟹种来自上年的6亩蟹种自育区。
  养殖方式:成鱼养殖以植物性饲料为主,结合部分谷物性饲料;成蟹养殖以人工投喂谷物饲料结合动物性饲料;蟹种自育区人工控制在半饥饿状态,平均日投饵量控制在蟹种总重的2%。
  3.实施效果与经济效益
  网围轮种轮养模式解决了河蟹养殖中蟹种自给的难题。6亩蟹种自育区平均亩放扣蟹4.17千克,亩产出大规格蟹种43.65千克;54亩成鱼养殖区亩放鱼种160千克,鱼产量602.1千克;成蟹养殖区亩放蟹种4.3千克,亩产蟹 34.65千克。年均亩净利1360.77元,投入产出比1:1.464。
  4.生态效益分析
  通过网围区的轮种轮养,大大减轻了对养殖区外水草资源的需求量,对全湖区的植被保护意义重大。采用轮种轮养有利于养殖区内饵料生物的高效利用,同时通过在养殖成蟹的周期内,人工种植轮叶黑藻,改变了养殖区内原有的植被结构,为隔年养殖鱼类提供了鱼类喜食的水草,达到了养殖区内生境互补、饵料生物资源互补、综合利用的目的。
  氮输入与输出比为1:1.55;磷输入与输出比为1:1.33。养殖全程氮磷核算为负增长。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农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