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暴发性出血病的防治
2004年02月03日 09:31 来源:杭州渔技网
- 关键字: 鱼
鱼类暴发性出血病(细菌性败血症)是近几年来新出现的流行病,无论是池塘、湖泊、水库都有发生,流行地区广、季节长,发病死亡率高,是淡水养殖业危害最为严重的病害之一。 (一)流行季节与危害 从2月底至11月份,尤以水温为28℃左右发病最为严重。危害的淡水鱼类有鲫、鳊、鲢、鳙、鲤、草鱼等。患病率为60%以上,死亡率为10%~80%。 (二)主要症状与诊断 患病早期,病鱼主要表现为口腔、腹部、鳃盖、眼眶、鳍及鱼体两侧呈轻度充血症状。随着病情的发展,上述体表充血现象加剧,骨肉呈现出血症状,眼眶周围充血,眼球突出,腹部膨大、红肿。鳃灰白显示贫血,严重时鳃丝末端腐烂。剖开腹腔,腔内积有黄色或红色腹水,肝、脾、肾肿大,肠壁充血、充气且无食物。但也有病鱼鱼体外观无症状或无明显症状。 (三)病原及病因分析 目前经初步鉴定,病原体共分3个类型,即鲁克氏耶尔森氏菌、气单胞菌、弧菌。 (四)防治措施 无论是农村塘堰、精养鱼池,还是对于水面较大的水域如湖泊、水库等发生鱼类暴发性出血病都是可以预防和控制的。 1.预防方法。 (1)暴发性出血病有明显的流行规律;一般来讲,早春2~5月份,主要发生在农村塘堰,特别是在雨水较少的年份,有灌溉农田任务的塘堰发病较多;5~7月份主要是精养鱼池和农村塘堰,特别是以粪肥养鱼作为主要肥源的鱼池及塘堰发病较多;湖泊水库发生出血病一般在7~10月,尤其是8~9月,特别是在用粪肥养鱼和灌溉任务大,水位下降、水质恶化的水库。(2)选择科学、节省的防病方法。结合该水域过去发病情况、季节、水情等因素选择防病方法,对池塘养殖,要强调彻底清塘。一是用生石灰清塘,包括干法清塘和带水清塘。一般每0.067公顷1米水深的水面用100~200公斤。二是漂白粉(含氯量28%~30%)清塘,每立方米水体用20克生石灰,全池泼洒,7天后放鱼入池。对发生过鱼暴发性出血病的大水面水体(如水库或湖泊)消毒,可以在年底用石生石灰消毒,也可以在次年春季气温回升之后(水温15℃以上),雨季到来之前的3月到4月初,利用水库、湖泊水位较低与水体较小时用生石灰消毒,用量为每立方米水体25~40克。对过去没有发病的水体消毒,应选择在每年4月中下旬用杀虫药物在水位较低时彻底清除1次寄生虫,因为实践证明暴发性出血病的发生与寄生虫的感染有关。(3)注意平时的药物预防。方法有两种:一是内服药。凡是对革兰氏阴性菌有杀灭作用的药物都可以选用。二是外用药,比较经济的办法是用生石灰化水泼洒,以预防鱼病的发生。 2.治疗措施。 (1)池水消毒。可采用富氯、二溴海因、溴氯海因进行预防和治疗。(2)用内服药拌入饲料,制成药饵。根据预防和治疗对剂量的要求进行投喂。但在大水面应用上述药物时,往往成本较高。为了既有效治疗鱼病,又尽可能减少治病投资,可采用以下方法:一是对发病轻微,只少量死鱼的采用内服药。二是对发病较严重,每天死亡500公斤以下的必须用外用药,可选用生石灰化水泼洒,也可选用硫酸铜,含量必须在95%以上,并加配鱼药,化水泼洒。三是对特别严重的,每天死鱼500公斤以上的最好采用内服药和外用药结合的办法,内服药连用3天,外用药用1次;或者用外用药在3天内连用2次,但第2次用药量应适当减少。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农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