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州沙田柚实现优质高产
2001年12月30日 09:35 来源:
- 关键字: 梅州沙田柚实现优质高产
中国科学院广州分院、广东省科学院以彭少麟为主持人的“梅州沙田柚优质高产与综合开发研究”项目日前通过了由广东省科技厅组织的以中国科学院院士庞雄飞为组长的专家小组的鉴定。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柚类生产国,2000年全国柚类栽培种植面积达16万公顷,其中广东的梅州市种植面积最大,达2万公顷。梅州沙田柚成为梅州经济支柱之一。沙田柚被誉为“柚中之王”,其色鲜味美,果实大,维生素含量高;柚果耐贮藏,柚皮、柚核含有大量药用有效成分,具有较高经济价值。但在发展沙田柚的生产过程中却出现品质退化、栽培管理技术欠科学等现象,加之病虫害日趋严重,化学农药使用过度,缺乏成熟高效的保鲜与深加工技术,梅州沙田柚的发展受到严重制约。 据介绍,彭少麟项目组从1998年6月开始,用了3年多时间,完成了52个柚类品种的种质资源的收集与引种工作,在梅州建立了面积约一公顷的柚类品种育种基因库;利用茎尖微嫁接技术和离体培养,获取了沙田柚无病毒菌并进行快速繁殖,已初步建立一个沙田柚无病原体母种圃,为其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技术储备。同时,项目组还较为系统地提出沙田柚病虫害防治措施,有效地遏制了各种病虫害的发生,挽回损失3519吨/年,折合人民币703.8万元,减少农药使用成本每年达560万元。 另外,针对占柚果重量30%~40%的柚皮绝大多数被丢弃的状况,科技人员从柚皮中成功提取和制造了具有很高经济价值的柚皮甙和市场上非常紧俏的食品添加剂果胶,其提取工艺已申报发明专利。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农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