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农博网> 数据中心> 实用技术>东莞无核荔枝

东莞无核荔枝

2001年12月17日 09:57 来源:华南农业大学园艺学院教授 

东莞无核荔枝具有早结、丰产、稳产的特性,定植后3年结果,以后连年丰产;适应性强,花芽分化期对低温要求不严格,花期对不良天气抗逆性强,能单性结果,坐果率高;果实无核性状稳定,无核率每年稳定在98%以上,果形大,皮色鲜红,含糖量16%左右,可食率80%左右,果肉爽滑多汁,品质中上。无核荔枝的选育及中间试验研究从引种、选种、生物学特性观察、胚胎学研究、生理生化分析、分子标记等对该品系进行全面研究,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东莞无核荔枝具有广泛的生产潜力和市场前景,是一个值得推广的荔枝优良新品系。 荔枝是东莞市水果的拳头产品,可是由于千百年来没有重视荔枝的选育种工作,致使荔枝的栽培品种变化不大,且大小年现象严重,产量低而不稳,成了荔枝生产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引种经过 经过多年收集、引种和观察,我所发现无核荔枝等几个品种具有极其优良的性状。 无核荔枝的母树为海南省的野生荔枝,经我所科技人员于1984年1月从海南省采回接穗嫁接于1·5年生的淮枝实生苗上培育而成。1985年3月定植于我所荔枝品种园内。植后按照东莞常规的栽培技术进行管理,经多年结果观察,发现该品系具有多种优良性状,且丰产稳产。1992年11月将该种定植于桥头农科园内进行中间试验,规格为5米×4米,总株数为184株。植后,遭遇到1993年1月15日—31日的连续17天低温,严重影响了树冠的增大和推迟了挂果的时间。1996年即植后第四年,无核荔枝已开花结果,挂果树75株,占总株数的40·8%。1996年挂果树平均株产2·6公斤;1997年挂果树平均株产4·48公斤,最高株产5·5公斤;1998年,在全省荔枝明显小年的情况下,无核荔枝成花率达80%,平均株产2·61公斤,最高单株产4·25公斤。 品系鉴定 华南农业大学园艺学院对三月红、妃子笑、桂味、糯米糍、黑叶、淮枝、无核荔枝、无核荔枝母树进行了氧化物酶的同工酶分析,结果表明,东莞无核荔枝完全是一个新品系。东莞无核荔枝与其海南省原始母树的谱带基本一致,表明了二者的亲缘关系,而且说明引种后无核荔枝没有明显变异。中山大学生物系用随机引物扩增多态性DNA(RAPD)分析技术,对无核荔枝及5个荔枝栽培品种(三月红、妃子笑、桂味、糯米糍、淮枝)进行品种鉴定,证实东莞无核荔枝的基因组DNA与5个荔枝栽培品种的基因组DNA有明显的差异性。另外,无核荔枝的生物学特性与其他荔枝品种也有显著差异。 开花习性 无核荔枝花芽分化对低温要求不严格,不经任何促花措施,几乎年年能成花。11月上旬抽发的早冬梢一般能结果,去年11月上旬抽发的早冬梢,表现为短花穗,迟开花,4月中旬开雌花,坐果良好;无核荔枝一般于3月下旬至4月上、中旬开花,花期为23天。据广州师范学院生物系观察报告:无核荔枝叶片细胞染色体数目2n=30,为二倍体,说明无核荔枝的无核机理并非由于体细胞染色体倍性所引起的;另外,据华南农业大学园艺学院对无核荔枝进行花粉发芽试验,证实其花粉可以正常发芽,平均发芽率为74·6%,其果实无核原因不是由雄花所致。1997年、1998年我们在无核荔枝开花期作了自花授粉,异花授粉(用淮枝花粉)和去雄套袋不授粉三个试验,结果三个试验均能结果,异花授粉坐果率最高,去雄套袋不授粉的坐果率为16·74%,说明无核荔枝是可以不经过授粉受精而单性结实的。由于无核荔枝自花授粉、异花授粉、不经授粉(单性结实)均能坐果,所以无核荔枝能适应早春的不良天气条件,坐果率较高,而且比一般栽培品种的坐果率都高。 果实发育 无核荔枝的果实从谢花后至7月上旬成熟,整个挂果期约为80天,坐果后约有1/2的雌花子房2个室能同时发育成正常的果实,其胚珠的大小为1·5毫米×1毫米,谢花后一直不发育,保持原来的大小,最后被果蒂包围而消失。随着果皮的增大,胚囊的周围出现较大的空腔,一直至谢花后约40天,才从胚囊的周围长出果肉,并逐渐充满整个空腔,形成无核果。有部分果坐果后一直不长果肉,维持到成熟,成为空壳果(又叫红枣果),这部分果会消耗树体养分,影响正常果实的增大,因而,当这些果在果肩微红时及时疏去。无核荔枝除谢花后小果绿豆大时有一次较明显的落果过程外,其余生理落果过程不明显。养分不足,暴风雨天气,也会引起小量落果。无核荔枝基本不受蒂蛀虫的为害,可能和无核有关系。果皮厚,果皮重量占总果重的24%,不易裂果。 无核荔枝果实为椭圆形,平均单果重为26克左右,最大单果重为62克,其果皮鲜红色,肉质软滑带微香,可溶性固形物16%—17·5%,98%果实完全无核,1%—2%有绿豆大的核的痕迹,这与国内目前已有的果实指头大小的无核荔枝或30%—40%无核的无核荔枝是完全不同的。其无核的机理:无核荔枝的胚胎发育前半段正常,可形成八核胚囊。但由于发育过程中,功能大胞子在发育各个阶段均可出现败育现象,无法形成胚,而形成无核果。 据华南农业大学园艺学院对无核荔枝果实发育期间内源激素含量动态分析表明:无核荔枝果实生长模式与有核荔枝不同,无核荔枝果实发育过程中体积的增大主要发生在前期,而重量的增大主要发生在后期。 栽培特性 经多年观察,无核荔枝对土壤要求不严格,管理较粗放,植后至挂果前能粗生快长。该品系冬季花芽分化期对温度要求不严格,并且花期能抵抗阴雨天气的影响,使开花、坐果良好,因而能早结、丰产、稳产,克服了当前荔枝栽培中产量低而不稳的大小年现象。此外,无核荔枝植株较矮生,植后3—4年,60—80厘米高即可结果,因而适合于矮化、密植、早结、丰产栽培。无核荔枝的栽培技术和常规品种一样,在管理上较粗放一些也生长良好,但要注意如下几个栽培要点: 1、小果期疏果:由于无核荔枝能单性结实,因而会出现坐果率高和少量“红枣果”的现象。因而在小果期,小果的果肩微红时,及时疏去“红枣果”和过小的果,使果实发育均匀,一般年份,平均单果重都大于26克;疏果得当时,平均单果重大于30克。 2、短截花穗:在始花前,将花穗短截至12—15厘米,以极小养分的消耗,并可提高雌花数量,提高坐果率和果实的品质。 3、防裂果:无核荔枝果肉较多,在果实发育后期,由于果肉迅速膨胀,如遇多雨天气易造成裂果;因而在整个小果期要注意进行干湿排灌;旱天要浇水,雨天要注意及时排水,使土壤的含水量保持一个较稳定的状态,同时要注意增施有机肥和钙、钾肥,以减少裂果。 发展前景 无核荔枝对土壤、温度要求不严格,可在国内扩大种植范围,大大优化荔枝品种的结构。同时,该品系品质较佳,且无核,深受国内外市场的欢迎。另外,无核荔枝60—80厘米高即可均匀挂果,且能单性结实,可试验作盆栽。因此,该品系具有广泛的市场前景和生产潜力。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农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更多关于东莞无核荔枝 的新闻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