犬几种传染病临诊特点及防治方法
2001年11月14日 10:37 来源:佛山科技学院动物医学系
- 关键字: 犬几种传染病临诊特点及防治方法
犬的传染病有病毒性、细菌性和真菌性三大类,但最常见且危害最大的是病毒性传染病,包括犬瘟热、犬细小病毒性肠炎、犬冠状病毒性肠炎、犬传染性肝炎、犬传染性喉气管炎和狂犬病,其中以犬瘟热和犬细小病毒性肠炎的发病率及死亡率最高,治疗有一定难度,直接影响养犬业的发展。下面将对犬常见几种病毒性传染病的临诊特点及防治方法作一介绍。犬常见的细菌性和真菌性传染病也有很多,但发病率和死亡率普遍较低,只要诊断正确,并及时合理地用药,治愈率都较高。 几种传染病的临诊特点 (一)犬瘟热 1、病原:犬瘟热病毒。传染源主要是病犬和带毒犬,不少犬场因购入带毒犬引起本病流行。由于病犬和带毒犬可通过泪液、鼻液、唾液、尿液及呼出的气体等排出病毒,从而造成食物、饮水、用具及周围空气等的污染。 2、传播途径:主要是呼吸道,其次是消化道,也可经眼结膜,口腔黏膜或鼻腔黏膜等感染。 3、易感动物:主要是犬科和鼬科动物,各种年龄、性别和品种的犬均可感染,但以1岁之内3—12月的幼犬最易感,幼犬发生本病的年龄与断奶后母源抗体的消失有关。病愈犬可获得坚强的免疫力,持续数年以至终生。 4、临诊特点 (1)双相性体温升高:潜伏期3—6天,多数病犬于感染后第4天、少数于第5天体温升高达39·8—41℃,出现上呼吸道感染症状:精神轻度沉郁,食欲不振,眼鼻有浆液性分泌物,不久转为黏液性或脓性。上述症大概持续12天,即有2—3天的缓解期(体温趋于38·9—39·2℃,精神、食欲有所好转),随后体温再度升高,出现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甚至神经系统感染症状,病程长达数周。 (2)呼吸系统症状:是本病的主要症状,主要为上呼吸道感染或支气管肺炎表现。病犬鼻端干燥(裂)、鼻流清涕或脓性鼻液、脓性结膜炎、时有咳嗽或人工诱咳阳性、喉气管及肺部听诊呼吸音粗厉。 (3)消化系统症状:对本病具有证病意义。病初呕吐,食欲减退或废绝,幼犬常排深咖啡色混有黏液或血液的稀便,成犬多数日无便。病犬逐渐脱水、消瘦。 (4)神经系统症状:是本病的常见症状,对本病具有重要的证病意义。神经症状多在发病中后期(3—4周)、少数于病初出现,轻者口唇、眼脸、耳根抽动,重者踏脚、转圈或翻滚、共济失调、后肢麻痹。特别是咬肌和侧卧时四肢反复有节律的抽搐是本病的特征表现。由于大瘟热病毒最常侵害中枢神经系统,故犬一旦出现神经症状,就应考虑到犬瘟热病。 (5)部分病犬天地发病初期或末期在腹下和股内侧皮薄部位出现米粒至豆粒大小的红色斑点、水疱或脓疱。此外也常见到病犬足垫角化过度现象。 (二)犬细小病毒性肠炎 1、病原:犬细小病毒。传染源主要是病犬和带毒犬,主要通过粪便排毒,极易造成食物、饮水和用具等的污染,从而成为播散本病的媒介。 2、传播途径:主要是消化道。 3、易感动物:各种年龄、性别和品种的犬均可感染,但以刚断乳至3—4月龄的幼犬最易感,其中纯种犬比杂种犬易感性高,且以同窝暴发为突出特征。病愈犬可获得坚强的免疫力。 4、临诊特点:以3—4月龄幼犬多发。潜伏期7—14天,突出症状为频繁呕吐、出血性腹泻和迅速脱水。(1)呕吐的特点:发病后首先表现呕吐,呕出胃内未消化的食物,随后呕吐物多为清水或粘液。同时食欲减退或废食,饮欲强烈,体温升高。(2)腹泻的特点:频繁呕吐1—2天后,出现腹泻,粪便由软到稀,而后带血,呈番茄汁样血便,有特殊腥臭味。(3)脱水的特点:胃肠炎症状出现24—48小时后迅速脱水和体重减轻,眼球凹陷,皮肤弹性减退,精神极度沉郁,终因休克而死亡。病程短的4—5天,长的1周以上。 (三)犬传染性肝炎 1、病原:犬腺病毒—1型。因引起犬传染性肝炎,故称为犬传染性肝炎病毒。传染源为病犬和带毒犬,通过眼泪、唾液、粪尿等分泌物和排泄物排毒,污染周围的环境、饲料和用具等。康复犬后获终身免疫,但病毒能在肾脏内生存,经尿长期排毒达6—9个月。病毒侵入犬体后很快进入血流出现体温升高等病毒血症,然后定位于特别嗜好的肝细胞和肝、眼等多种组织器官的血管内皮细胞,引起急性实质性肝炎、间质性肾炎、虹膜睫状体炎等变化。 (1)最急性型:见于流行初期,病犬突然体温升高,精神高度沉郁,右腹部疼痛,可能在呕血或血性腹泻,通常在发病后12—14小时死亡。 (2)急性型:病初表现似感冒症状:体温升高,精神沉郁,食欲废绝,眼鼻有水样分泌物。口腔粘膜与齿龈明显充血或有出血斑,病犬呕吐,排黑色果酱样血便,胸腹腔积聚多量清亮、浅红色的液体,可见腹部膨大。通常在2—3天内死亡。部分恢复期的病犬出现暂时性角膜混浊,数天后逐渐消退,又称为“蓝眼病”。 (3)慢性型:见于流行后期,大多见于成年犬,轻度发热,食欲时好时时坏,便秘与下痢交替,可能有眼鼻浆液性分汔物。多不死亡,可以自愈。 (四)犬冠状病毒感染 1、病原:犬冠状病毒。现已证明是引起犬、特别是幼犬急性胃肠炎的重要病原之一。临床上以表现轻重不一的胃肠炎症状为特征。发病率很高,但死亡率较低。 2、传播途径:经呼吸道、消化道随口涎、鼻液和粪便向外排毒,污染饲料、饮水、用具或场地,经消化道感染易感的犬。 3、易感动物:各种品种、性别和年龄均可感染,但以1·5—3月龄的犬发病率最高,2—3天的新生仔犬可因受母犬乳头或污染产床传染,常在发病24—36小时内死于出血性肠炎。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以冬季多发。 4、临诊特点:(1)潜伏期1—3天,突然发病,轻度发热,频繁呕吐,常可持续数天;(2)持续数天呕吐后腹泻开始,呕吐有所缓解,次数可减少或停止。粪便初为糊状、半糊状至水样,颜色由淡黄色、经色转变为咖啡色或果酱色,内含粘液和数量不等的血液,病犬脱水程度较轻。(3)多数病犬不发热,体温正常,血便不多见。但具有间歇性,可反复发作。是本病的一个特点。 几种传染病的防治方法 (一)治疗 上述传染病一旦发生,应立即大剂量注射犬用高免血清,同时应用抗病毒药、抗菌药、维生素等,并早期输液预防或纠正动物脱水,提高有机体的抵抗力,促进病犬康复。具体治疗如下: 1、犬瘟热:(1)早期大剂量应用犬瘟热高免血清、犬瘟热单克隆抗体或犬2联、3联、4联、5联血清;(2)预防和控制细菌继发感染,消除呼吸道症状和消化道症状,常用的药物包括氨苄青霉素、先锋霉素、庆大霉素或环丙杀星等抗菌药,病毒唑和双黄连等抗菌、抗病毒药,维生素C与B族维生素等,适量的葡萄糖酸钙与碳酸氢钠。临床经验证明,配合使用犬用干扰素和早期输液,能提高病犬抵抗力和防止脱水,有利于提高治愈率。 2、细小病毒性肠炎:(1)早期注射犬细小病毒单克隆抗体或大剂量的犬2联、3联、4联、5联血清;(2)对症治疗,即针对犬的出血性胃肠炎和脱水症状,进行强心补液、抗菌消炎、止吐、止血、止泻,还应特别注意禁食禁水。临床实践证明,治疗中及时合理地补液和维持循环血量,有效的止血、止泻,并严格禁水,能明显提高治愈率。 3、犬传染性肝炎:(1)早期大剂量应用犬3联、4联或5联血清;(2)抗菌消炎,保肝和控制出血,以缓解症状,降低死亡率。具体用药包括常用抗菌、抗病毒药,保肝药如肝炎灵注射液和肌苷注射液,同时使用葡萄糖、VB1、VB2、VB6、Vc等。因本病导致肝内凝血因子合成不足,血小板显著减少,最好输血或输血浆以补充凝血因子与血小板不足,同时应用止血药,但此时用Vk往往无效。 (二)预防 养犬者应当高度重视上述病毒性传染病的预防,因为目前国内各地普遍存在着上述传染病,尤其犬瘟热和犬细小病毒病的发病率最高。犬一旦发病,不仅治疗费很高,而且治疗困难,治愈率并不十分理想。因此,控制这些传染病的最好最有效的方法是进行免疫注射。目前国内生产犬用疫苗和血清的单位有南京警犬研究所、长春解放军军需大学、第四军医大学实验动物中心、北京军事医学科学院实验动物中心和农业部兽医诊断中心,进口疫苗有荷兰英特威公司和美国富道公司的犬6联疫苗,但其中不含狂犬病弱毒,需要另外注射狂犬病疫苗。而国产5联或6联疫苗均可用来预防上述5种或6种病的发生。 国产疫苗的具体使用方法如下:1、通过初乳充分获得母源抗体的犬,3月龄时接种第1次;2、摄取初乳不足和母源抗体效价不明的仔犬,1·5月龄接种第1次;3、完全未摄取初乳或母犬抗体水平很低的仔犬,2周龄时接种第1次。上述几种情况均于第1次接种后每隔两周连续接种2—3次,其中3月龄以上犬连续2次,3月龄以下犬连续3次,以后每年加强免疫1次。 进口疫苗的个体使用方法如下:犬于8—9周龄,11—12周龄和14—15周龄时各注射1次,即每3—4周免疫1次。以后每年加强免疫1次。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农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