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农博网> 数据中心> 实用技术>技术不力 人员匮乏 机制不健全 森林病虫害防控三大瓶颈

技术不力 人员匮乏 机制不健全 森林病虫害防控三大瓶颈

2012年10月12日 14:37 来源:农博网

文章摘要: 苗木种植技术网6月12日消息:专业人员匮乏延误救治时机刘玄基是我省病虫害防治领域的知名专家。今年已经64岁的他从事森林病虫害防治已经近40年,他不仅建立了全省有害生物数据库、撰写了多部专业著作,而且直到现在仍�...

苗木种植技术网6月12日消息:专业人员匮乏延误救治时机

刘玄基是我省病虫害防治领域的知名专家。今年已经64岁的他从事森林病虫害防治已经近40年,他不仅建立了全省有害生物数据库、撰写了多部专业著作,而且直到现在仍然活跃在防治一线。每当谈起自己心爱的工作,刘玄基都会不由得感慨:现在真正懂技术,又肯到基层第一线从事病虫害防治的年轻人实在是太少了。

 正如刘玄基感慨的那样,专业人员匮乏是困扰我省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的一个主要因素。森林病虫害防治是一项专业性和技术性很强的工作,对从业人员的素质要求很高。不仅要有技术、肯吃苦还要能耐得住寂寞。他们总是在艰苦的环境中工作,得到的报酬却非常微薄。所以很多大学生在毕业后宁可改行也不愿到林场当技术员。我省林区大、人员少,而基层林场不多的编制往往都被非专业人员占满,真正懂技术、能够胜任这份工作的人却很少。一些专业知识不全面的技术人员对于病虫害的识别、树木发病征兆等不了解,因此而延误最佳救治时机的情况屡见不鲜。

 防治应具有长期性和系统性

 省林业厅病虫害防治检疫站高级工程师周琳认为,森林病虫害的防治还应该具有长期性和系统性。对一片森林的防治其实从种子尚未入土就已经开始,在整个生长过程中还要随时监测、预防。目前,我们只是对部分常见病虫害能够做到比较好的监测、防治。而对一些新发现的病虫害了解并不多,还不能掌握它们的活动规律和食物构成。而对像森林鼠害这样全国性难题防治难度更高。现在我省每年因森林鼠害肆虐都会导致100余万亩的新植林遭到破坏,而且鼠害对树木的破坏是毁灭性的。而我国目前对森林鼠害还没有找到特别好的防治方法。省林业厅森林病虫害防治检疫站站长李淳介绍,中科院从2005年开始,在我省孙吴县开展防治森林鼠害的试验,虽然实验效果比较好,但由于成本较高,还不适合进行大范围推广。

 防治仍以被动救灾为主

 目前,我省森林病虫害防治还面临着资金、技术等多方面难题。虽然近年来我省对森林病虫害的防治工作认识有所提高,大部分地区实现了以地面调查为主、空中监测为辅的监测模式。但是采访中,很多业内人士仍指出,由于国家没有专项预防资金,我省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仍以被动救灾为主,尚未真正建立起与防治工作相适应的投入、预防机制。有些基层站点由于经费短缺,所使用的仪器相当简陋。在这样的状态下,一旦遇到突发灾害,防治工作就会陷入被动。刘玄基告诉记者,尤其是近年来,我省人工林面积激增,外来生物不断入侵,森林病虫害的防治难度也不断增加。加大对此项工作的重视、投入力度势在必行。

 根据记者从省林业厅了解到的情况,目前我省正向着全面检测、早期预警、准确预报、适时处置的目标努力,逐步完善各项应急反应机制。从2000年以来,全省苗木产地检疫率始终保持90%%以上。在防治病虫害的方法上,工程防治和无公害防治如培养害虫天敌等方法正被越来越多地采用,并实施了杨树天牛、杨树病虫害两个国家级治理工程。此外,林业部门还将防治重点放在了对危险性、突发性病虫害的除治上,实施综合防治、工程防治;并积极寻找机遇、争取资金,力争将森林病虫害的防治工作不断引向深入。

 新闻链接

 生物入侵是世界难题

 据统计,美国、印度、南非外来生物入侵造成的损失每年分别高达1500亿美元、1300亿美元和800亿美元,且这些并不包括外来生物导致本地生物物种的灭绝、生物多样性减少以及由于改变环境景观带来的美学价值的丧失。外来物种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我国有初步的统计报告:松材线虫、湿地松粉蚧、松突圆蚧、美国白蛾、日本松干蚧等森林入侵有害生物严重发生与危害的面积每年已达150万公顷左右。水稻象甲、美洲斑潜蝇、马铃薯甲虫、非洲大蜗牛等农业入侵有害生物近年来每年严重发生的面积达到140万公顷至160万公顷。每年由外来物种造成的农林经济损失高达574亿元人民币,仅对美洲斑潜蝇一项的防治费用,就需4.5亿元,每年打捞水葫芦的费用需要5~10亿元以上。

(记者 贾红路)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农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