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作物夏季常见病虫害防治
2012年10月12日 14:37 来源:农博网
- 关键字: 农作物夏季常见病虫害防治
棉花
棉蚜 为害症状:棉蚜以刺吸口器插入棉叶背面或嫩头部分组织吸食汁液,受害叶片向背面卷缩,叶表有蚜虫排泄的蜜露(油腻),并往往滋生霉菌。棉花受害后植株矮小、叶片变小、叶数减少、根系缩短、现蕾推迟、蕾铃数减少、吐絮延迟。
防治方法:1、农药防治。甲拌磷浸种,每100千克干棉子用75%甲拌磷乳油1千克,将50升55℃~60℃温水倒入水泥砌的拌种池内,倒入药剂,再倒入棉子搅拌,药剂吸干后,铲出堆闷24小时,就可播种;辛硫磷、氧化乐果药剂喷雾;用敌敌畏熏杀伏蚜。
红铃虫 为害症状:1、蕾、花被害。从花蕾顶部蛀入,留下针尖大的蛀入孔。幼虫在蕾内吃花蕊,有的蕾内花蕊被吃空而脱落;有的不脱落,仍能开花,但花发育不良,部分花瓣粘连扭曲。2、青铃被害。从基部蛀入,不久蛀孔愈合,在铃壳内壁形成不规则的突起。较老青铃受害,壳内壁有幼虫钻蛀的虫道。幼虫侵入后蛀食棉籽。被害棉铃遇雨霉烂,被害铃室成为僵瓣。3、种籽被害。种仁被吃掉,成为空壳,壳上有虫孔。
防治方法:化学防治。溴氢菊脂2.5%亩次有效成分0.5克~1克,功夫菊脂每亩次1克,西维因1:250倍稀释使用。
棉铃虫 为害症状:1、二代(蕾铃期)为害状。生长点被害幼虫将顶心周围小叶芽为害成缺刻形,有细虫粪,叶展开后呈畸形;生长点常被破坏,使棉茎顶部停止生长,从顶部以下几个叶腋处长出粗壮的徒长枝,上面基本不长花蕾,使整株棉花变成只长叶、秆不结果的光秆棉,俗称“公棉花”。顶部嫩叶被害被吃成许多小穿孔。
蕾被害。幼虫藏在苞叶内蛀食幼蕾,蛀孔处有虫粪;被害蕾苞叶张开,很快脱落。
花被害。花的雄蕊、花柱被吃掉;子房基部蛀入为害,被害花往往不结铃。
2、三、四代(铃期)为害状。棉铃基部有蛀孔,孔口附近有虫粪,正蛀食的幼虫虫体大半露在铃外;被蛀棉铃遇雨很容易霉烂脱落,不脱落的被害部位成为僵瓣,蕾被害状相同。
防治方法:1、农业防治:(1)杨树枝把诱蛾;(2)玉米高粱诱疾带;(3)田间耕作管理和农事操作减轻虫口密度。
2、生物防治:(1)应用微生物农药治棉铃虫。(2)保护利用自然天敌。棉铃虫的天敌种类很多,如赤眼蜂寄生卵、齿唇姬蜂、侧沟茧蜂、绒茧蜂等寄生幼虫、草蛉、瓢虫、小花蝽、蜘蛛等捕食卵和幼虫,对控制棉铃虫的危害有良好作用。
3、化学防治法:25%溴氢菊脂1000倍~1500倍,辛硫磷、敌敌畏1000倍防治三代棉铃虫可选用40%辉丰1号乳油50毫升/亩、25%快杀灵60毫升/亩、4.5%氯氰菊酯与50%辛硫磷乳油混合喷洒或轮换使用。棉铃虫孵化后1天~4天为防治适期,应及时防治。
向日葵
向日葵螟 为害症状:主要为害向日葵和野生菊料植物的花盘和种子。成虫在7月中下旬陆续出现,羽化盛期为7月末到8月初(葵花盛花期),成虫昼伏夜出在花盘上取食花蜜,交配产卵。产卵盛期在8月上旬,卵期3天~5天。幼虫有4个龄期,l龄~2龄幼虫啃食筒状花,3龄后沿着葵花子实的排列缝隙蛀食种子,将种仁局部或全部吃掉,形成空壳或深蛀花盅,把化盘咬成很多隧道。幼虫为害时,在花盘子实上吐丝结网粘连虫粪及碎屑,状如丝毡,被害花盘遇雨后多腐烂发霉,严重降低产量和品质。
防治方法:1、秋翻冬灌可将大批越冬茧翻压入土,减少越冬虫量。2、化学防治。在为害不大的地区可在幼虫期(8月上旬左右)喷90%敌百虫500倍~1000倍液于花盘上即可。为害较重地区应以防治成虫为主,结合防治幼虫。在7月末8月初成虫盛发期,施放敌敌畏烟剂或用敌敌畏高粱秆熏蒸(80%敌敌畏乳油浸高粱秆后插入田间),隔3天~5天(根据虫量)再施放一次。幼虫盛期(8月上、中旬)喷90%敌百虫500倍~1000倍液一次。
褐斑病 为害症状:子叶和幼苗叶片上病斑近圆形,褐色,外围有黄色晕圈,病斑背面灰白色,成株叶片病斑多角形,褐色,有黄色晕圈。在病斑上长有许多小黑点,为病菌的分生孢子器。多雨潮湿时病斑可脱落穿孔。严重时病斑可汇合,整个叶片枯死。
防治方法:1、深翻地、铲除自生苗等,清除病残株。2、发病初期打底叶、病叶,同时喷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l000倍液,连喷两次,间隔10天。
大豆
大豆菌核病 为害症状:为害植株的地上部,多从植株主茎中下部分枝处开始发病,病斑水渍状,不规则形,浅褐色或近白色,可环绕茎部并向上下蔓延,病部以上往往枯死,也可造成茎秆折断,潮湿时病部生絮状白色菌丝,其上产生黑色鼠粪状菌核,病茎髓部变空,菌核占其空间。后期干燥时茎部皮层纵向撕裂。叶片被害时呈暗青色水渍状,腐烂,有时有絮状菌丝。
防治方法:应采取以消灭初侵染源为主的综合防治。
1、病区必须避免大豆连作或与向日葵、油菜轮作或邻作。与禾本科作物轮作一年以上即有明显效果。2、病田收获后应深翻,将表土层的菌核翻入土中;及时清除或烧毁残茎以减少菌源。大豆封垅前及时中耕培土,防止菌核萌芽出土或形成子囊盘。注意排淤治涝,平整土地,防止积水和水流传播。3、汰除种子中混杂的菌核。4、菌核萌发出土后至子囊盘形成盛期,于土表喷洒50%速克灵可湿性粉剂,每亩约30克~60克,加水40公斤~50公斤喷雾。或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每亩100克或30%菌核利可湿性粉剂50克,加水50公斤也有良好效果,但在发病后喷洒植株表面效果较差。
大豆灰斑病 为害症状:主要为害成株期叶片,也可侵染幼苗、茎、荚和种子。病粒出生的幼苗子叶上出现半圆或圆形褐色病斑。成株期叶片上的病斑最初为退绿圆斑,逐渐发展成为边缘褐色、中央灰色或灰褐色的蛙眼状斑,故又名蛙眼病。后期也可形成不规则形病斑。潮湿时叶背面病斑中央部分密生灰色霉层,为病菌的分生孢子。严重时病斑布满叶面,病斑合并,叶片枯死脱落。茎斑纺锤形或椭圆形,荚斑圆形或椭圆形,因荚上多毛,不易看到霉层。籽粒上的病斑与叶斑相似,多为圆形蛙眼状。
防治方法:化学防治。1、苗期较湿润多雨的地区,用50%福美双或50%多菌灵拌种,每100公斤种子用药0.3公斤;2、针对感病品种,生长茂密的豆田,于发病初期或荚和籽粒易感病期喷药,以控制籽粒上的病斑。常用药剂有40%多菌灵胶悬剂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每亩用药100克,或50%甲基托布津100克,加水80公斤~100公斤喷雾。视病情发展,间隔7天~10天,共喷2次~3次。
花生
根结线虫病 为害症状:花生的地下部均能被侵害。当根系开始生长,幼虫从根端部侵入。幼虫的重复侵入,使整个根系形成乱发状的“须根团”。
防治方法:1、农业防治。深翻改土,增施有机肥,增强花生的抗病力。
2、化学防治。3%克百威颗粒剂亩施5公斤,3%甲基异硫磷颗粒剂10公斤处理土壤。也可用种衣剂4号,用种子量的2%拌种,在病情指数50%~60%的中等发病和70%~80%偏重发生地块,交替使用6%铁灭克每亩1公斤,或10%克线磷2公斤,将以上颗粒剂均匀撒播于沟内,播种覆土。干旱年份,应开沟浇水,然后撒药播种。
矮化病毒病 为害症状:病株矮小,长期萎缩不长,节间短,植株高度常为健株的1/3~2/3,单叶片变小而肥厚,叶色浓绿,结果少而小,似大豆粒,有的果壳开裂,露出紫红色的小籽仁,须根和根瘤明显稀少。
防治方法:1、精选籽粒饱满的籽仁作种,严格剔除病劣、粒小和变色的籽仁,以减少田间的初侵染毒源。2、50%克菌丹300倍液,或15%粉锈宁1500倍液喷施。
锈病 为害症状:主要在叶片上发生,也能侵染叶柄、茎及果柄。叶片发病,首先出现针头大小淡黄色病斑,后逐渐扩大变为红褐色突起,表皮纵裂,露出红褐色粉状的夏孢子堆。孢子堆由淡黄色渐变黄褐色,最后呈褐色。病斑周围有一个不太明显的黄色晕圈。叶片上的病斑,背面多于正面。被害植株多先从底叶开始发病,逐渐向上蔓延,叶色变黄,最后干枯脱落,整株枯死。
防治方法:可喷洒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50%福美锌、福美铁均用400倍液,1500倍液,或30%百科乳油每亩30毫升~60毫升。遇大雨后要重喷。
花生蚜 为害症状:花生蚜多集中在心叶及幼嫩的叶背面、嫩茎和幼芽为害,开花后为害花萼管、果针吸食汁液。受害植株生长矮小,叶片卷缩,影响开花、结果。严重时茎叶变黑,蚜虫排出大量“蜜露”
,而引起霉菌寄生,重者可造成植株枯死。
防治方法:化学防治。喷雾:用40%乐果乳剂l000倍~1500倍液,或50%马拉硫磷或50%杀螟松1000倍液,或50%磷胺3000倍~5000倍液。用50%辟蚜雾,每亩8克~10克,对水40公斤~50公斤喷雾,防治效果好,且能保护天敌;喷粉:掌握在锄第二遍地前,于早、傍晚叶片闭合时进行,可喷1.5%乐果粉剂,或2.5%敌百虫粉剂,或1.5%甲基粉剂。
玉米
玉米螟 为害症状:玉米螟以幼虫为害。初龄幼虫蛀食嫩叶形成排孔花叶。3龄后幼虫蛀入茎秆,为害花苞、雄穗及雌穗,受害玉米营养及水分输导受阻,长势衰弱、茎秆易折,雌穗发育不良,影响结实。幼虫为害棉花蛀入嫩茎,使上部枯死,蛀食棉铃引起落铃、腐烂及僵瓣。
防治方法:夏玉米在心叶末期防治一次。穗期虫穗率10%或100%穗花丝有虫50头时,要立即防治。
药剂可用颗粒剂,用50%对硫磷乳油500毫升加适量水,与25公斤过筛(25目~60目)的煤渣或沙石颗粒拌和均匀而成。玉米心叶末期每株施颗粒剂1克~2克,另外可用杀虫双或溴氢菊脂,或久效磷。
玉米蚜 为害症状:玉米蚜在玉米苗期群集在心叶内,刺吸为害。随着植株生长集中在新生的叶片为害。孕穗期多密集在剑叶内和叶鞘上为害。边吸取玉米汁液,边排泄大量蜜露,覆盖叶面上的蜜露影响光合作用,易引起霉菌寄生,被害植株长势衰弱,发育不良,产量下降。
防治方法:1.农业防治。(1)铲除田间杂草减少虫源;(2)拔除中心芽株的雄穗,减少虫量。2.化学防治。施颗粒剂。用40%乐果50毫升,对水0.5公斤,拌15公斤砂土,每亩株撒1克。用50%抗蚜威可湿性粉剂,每亩6克~10克,对水60公斤~75公斤喷雾,或用40%氧化乐果乳油50毫升,加水50公斤~75公斤。每亩用药液75公斤。
玉米小斑病 为害症状:玉米小斑病从苗期到成熟期均可发生,以玉米抽雄后发病重。主要为害叶片,也为害叶鞘和苞叶。叶片上病斑数量多。初为水浸状,以后变为黄褐色或红褐色,边缘颜色较深,椭圆形、圆形或长圆形,大小5~10×3~4毫米,病斑密集时常互相连接成片,形成较大型枯斑。多雨潮湿天气,有时在病斑上可看到黑褐色霉层。多从植株下部叶片先发病,向上蔓延、扩展。
防治方法:1.加强栽培管理。土壤深耕高温沤肥,杀灭病菌。施足底肥增加磷肥,重施喇叭口肥,及时中耕灌水。加强玉米田间管理,增强玉米抗病力。2.药剂防治。在玉米抽穗前后,病情扩展前开始喷药。喷药时先摘除底部病叶,用50%敌菌灵可湿性粉剂,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40%异稻瘟净乳油等,均加水500倍进行喷雾;或70%甲基托布津、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以500倍~800倍喷雾,每亩用药50公斤~70公斤,7天~10天一次,共喷二三次。
高粱
高粱丝黑穗病
为害症状:主要在穗上发生。受害高粱穗整个变成一个大灰包,外膜破裂后,散出大量黑粉,同时露出一束束散卵的丝状物(即维管束),少数情况下,仅部分花絮被害,或者端部的叶片上产生明显的灰色小瘤,外膜破裂后,叶片维管束同样不破裂。主秆的丝黑穗打掉后,继续长山的分蘖穗仍为丝黑穗。
防治方法:及时砍倒病株。掌握在灰包破裂之前,将病株砍掉,拉出地外集中销毁。固丝黑穗病为系统侵染病害,如只割除病穗,长出分蘖穗仍是黑穗。如用病穗喂牲口或沤粪,必须使粪肥腐熟透才能使用。
高粱蚜 为害症状:高粱蚜寄生在寄主作物叶背取食营养,初发期多在下部叶片为害,逐渐向植株上部叶片扩散。叶背布满虫体,并分泌大量蜜露,滴落在下部叶片和茎上:油亮发光,故称“起油株”。影响植株光合作用及正常生长。造成叶色变红,“秃脖”、“瞎尖”,穗小粒少,籽粒单宁含量高,米质涩,严重影响高粱的产量与品质。
防治方法:农业防治。可采用高粱、大豆间作,改善田间小气候。 ①喷粉用1.5%乐果粉或1.5%甲基对硫磷(甲基1608)粉剂喷粉,每亩1. 5公斤~2公斤;②施撒毒砂用40%乐果乳油50毫升,对等量水拌匀后,再加入10公斤~15公斤细砂,制成毒砂扬撒在高粱株上; ⑧乐果涂茎将40%乐果乳油稀释成100倍液进行涂茎,在高粱的中下部带绿色的茎部涂10厘米长的药液,逐株涂抹,不可漏掉;④喷雾用 50%杀螟松乳油1000倍~3000倍,或用2.5%溴氰菊酯或20%杀灭菊酯5000倍~8000倍。由于高粱品种的抗药性不同,大面积防治前要做好药害试验。
在高粱蚜大发生年,虫口密度高面积大,蚜虫群体繁殖快时,可用乐果低容量飞机喷雾。
高粱条螟 为害症状:低龄幼虫在心叶内蛀食叶肉,只剩表皮、呈窗户纸状,龄期增大则咬成不规则小孔或蛀入茎内取食为害,有的咬伤生长点,使高粱形成枯心状,茎秆易折。
防治方法:防治方法均可参照防治玉米螟方法进行,但要注意心叶期施药要在条螟蛀茎之前,即幼虫在心叶内为害时最好。另外,高粱对敌百虫、敌敌畏极敏感,要严禁使用,以防发生药害。
水 稻
水稻纹枯病
为害症状:一般在分蘖期开始发病,最初在近水面的叶鞘上出现水渍状椭圆形斑,以后病斑增多,常互相愈合成为不规则大形的云纹状斑,其边缘为褐色,中部灰绿色或淡褐色。叶片上的症状和叶鞘上基本相同。病害由下向上扩展,严重时可上剑叶,甚至造成穗部发病,大片倒伏。
防治方法:农业防治:加强肥水管理,避免水稻后期徒长,适时晒田,控制无效分蘖,促进水稻生长老健,增强抗病能力,控制病害发生流行。适时施药保护:对水稻病害的防治,必须强调“预防为主” 。在各类型水稻分蘖期加强调查,根据发病早迟,确定防治时期,根据发病轻重,确定防治对象田。
二化螟:秧田每亩有卵500块,大田穴鞘率达0.5%以上时用50 %杀虫双100克或90%杀虫单50克对水40公斤~50公斤喷雾。
稻飞虱:水稻分蘖末期至孕穗前期百穴有虫500头,用25%扑虱灵25克~30克或10%吡虫啉20克对水30公斤~40公斤喷雾。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农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