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农博网> 数据中心> 实用技术>无公害河蟹苗种的生产技术

无公害河蟹苗种的生产技术

2012年10月12日 14:37 来源:农博网

文章摘要:   引言  河蟹育苗包括亲蟹、受精卵的胚胎、溞状幼体、大眼幼体等的培育,对其?状幼体的培育是河蟹育苗的主要工作。过去河蟹育苗主要以丰年虫为主要饵料,育苗饵料成本很高。近两年育苗厂家或多或少的使用其它饵�...

  引言

  河蟹育苗包括亲蟹、受精卵的胚胎、溞状幼体、大眼幼体等的培育,对其?状幼体的培育是河蟹育苗的主要工作。过去河蟹育苗主要以丰年虫为主要饵料,育苗饵料成本很高。近两年育苗厂家或多或少的使用其它饵料进行河蟹育苗,但效果不理想,存在不同程度的滥用渔药、幼体质量差等问题。如何营造良好的生态系统控制病害、科学用药、合理投饵、提高苗种产量质量?2003年作者在南通东朋水产品有限公司吉成河蟹育苗场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共培育四批河蟹大眼幼体,前两批以孵化丰年虫为蟹苗主要饵料,第三批苗以新鲜淡水桡足类为蟹苗主要饵料,第四批采用生态育苗,取得较好效果。现将生态育苗情况介绍如下。

  1 材料和方法

  1.1 育苗设施

  东西走向的塑料大棚育苗室,池号为101#~111#和201#~211#,每池均为45m3。另配有锅炉、罗茨鼓风机、化验室等,15 000m3一级土池蓄水池一个,一个二级土池蓄水池能蓄水5 000m3,室内101#、102#用于种蟹培育,110#、111#用于肥水(海洋单细胞藻类),另外备有轮虫培养池3个,幼蟹培养池若干。

  1.2 亲蟹来源

  亲蟹购自太湖,属大水体粗放式养殖。挑选无病害、无残肢、活力好、健康的2龄长江水系河蟹,其规格雄蟹90~125g,雌蟹80~100g。

  1.3 育苗池生态系统的建立

  本次试验用于河蟹生态育苗的主要藻种是盒形藻。将110#、111#用300×10-6浓度的漂白粉淋洒消毒后,用淡水将池子冲洗干净。待氯味完全消失,于4月11日,将通过镜检有盒形藻的二级沉淀池的海水分别打入110#、111#,水深为50cm。水的比重为1.017,温度为13℃,pH值为8.15。4月15日,110#、111#藻液池开始充气、升温、施肥,水温升至16℃。所用的肥料为CO(NH2)2、KH2PO4、Na2SiO3、FeCl3以及海泥渗出液等,每天正常的施肥比例为N:P:Si:Fe=5:1:1:01,并适量施用海泥渗出液等。透明度降至30~40cm后,每池每日添加经过消毒、升温等措施处理好的水10~15cm。5月30日藻液池水深均为100cm,水温18℃,透明度20~30cm,比重1016。104#~109#、204#~209#分别进经过漂白粉消毒调好海水,各池水位60cm,充气升温并且每池接种5cm藻液。根据情况适当施肥,以保证布池后Z1有充足的饵料。此时育苗池生态系统初步建立。

  1.4 生态育苗池的运行管理

  5月2日开始布池,布池密度10万~15万/m3。布完池后的第一天,Z1每日每池投1~2枚蛋黄,用以补充和平衡幼体营养,Z1 12小时以后,每池投活轮虫(本次试验用的是褶皱臂尾轮虫)2kg,Z1经过25天转变为Z2,变态整齐。每日每池每一百万只Z2幼体投轮虫3kg。在Z3以后根据情况分池,且每日每池每一百万只Z3幼体投轮虫3kg。Z4换水10%~30%,每日每池每一百万只Z4幼体投轮虫6kg。 Z5换水20%~40%,换水后每日每池每一百万只Z5幼体投轮虫10kg,Z5第二天投少量小卤虫幼体、淡水桡足类,整个?状幼体培育阶段,不需向池内施药;Z1、Z2、Z3育苗池以30~40cm透明度为好,Z3以后藻类浓度以镜检判断是否适宜,如肥水不足,可以缓缓向育苗池添加藻液,最好是上午8:00~10:00,或在光线充足时添加;始终保持苗池有一定的藻类浓度和轮虫密度。经过以上的管理,Z5变大眼幼体很整齐,而且变态率高,苗的活力好,以后的大眼幼体很好培养管理。

  2 结果

  2.1 5月2日,在450m3水体内,231只抱卵蟹排幼6 500万,出池大眼幼体216kg,计3 240万尾。

  2.2 大眼幼体出池经培育,幼蟹回捕率高。吉成育苗场将该批510万尾大眼幼体放入自己的幼蟹池培养,经过20天的精心管理,培育出8 000只/kg的幼蟹200余kg,幼蟹回捕率30%以上。

  3 分析讨论

  3.1 生态系统的建立维持

  生态育苗关键是建立一个良好的生态系统使藻类、轮虫及河蟹细体各阶段共存并达到一个动态平衡,而维持这个生态系统。首先要培养出适口、充足的饵料——藻类。藻类的种类很多,作者认为,绿藻类、硅藻类、金藻类的绝大多数单细胞藻类均可做生态育苗的藻种。育苗选用的藻种具备以下几个条件:其一,藻类适应的生态环境要与河蟹?状幼体的环境相适应。其二,藻类必须是蟹苗?状幼体的良好饵料。其三,保证轮虫也能摄食消化这种藻类。要培养好藻类肥水,必须要知道该藻的习性;且接种时间控制在藻类指数生长期内;水体中的藻类须达到一定的密度,以利于后面的接种培养。维持生态系统就要使轮虫、?状幼体、藻类等平衡地共存于同一水体内。高密度工厂化育苗,?状幼体对轮虫、藻类需求量非常大,因此要及时向育苗池添加藻液和轮虫。为了保持水质环境的稳定,这种育苗方式换水时不宜大排大灌。

  3.2 生态育苗的防病作用

  单细胞藻类与其共生细菌,能够抑制条件致病菌的生长;同时有些菌类能将小颗粒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盐类供藻类生长吸收。轮虫能食用水中大颗粒的有机物质,如粪便等。而对河蟹幼体危害最大的固着生物如丝状菌、聚缩虫等,由于缺少它们赖以生存的有机物质而难以大量生存。河蟹蚤状幼体由于一直捕捉活的轮虫,其活力相当好,即使水中有少量附着生物也很难附到苗身上,该批苗未发现有任何病虫害的侵袭,苗体健壮,活力好。

  3.3 不同的育苗方式其效果比较

  前两批以孵化丰年虫为蟹苗主要饵料,1 500m3培育大眼幼体370kg。出苗量为025kg/m3,育苗饵料成本752元/kg,规格15万只/kg。第三批苗以新鲜淡水桡足类为蟹苗主要饵料,495m3水体出苗110kg,出苗量为022kg/m3,规格44万只/kg,育苗饵料成本510元/kg。第四批河蟹生态育苗,在450m3水体内,出池大眼幼体216kg,出苗量为0.48kg/m3,规格15万只/kg,育苗饵料成本131元/kg。8000尾/kg幼蟹回捕率30%以上。从中可以看出,出池大眼幼体与完全投丰年虫所培育出的大眼幼体,其规格相差无几(15万/kg),作者认为有以下几个原因,其一,整个育苗水温没有超过22℃(河蟹育苗一般最高水温26℃),水温低既保证了低温单细胞藻类的生长,同时低温下?状幼体能耗小,物质积累多;其二,由于水质好、病害少,蟹苗用于抵抗外界而消耗的能量少;其三,轮虫和藻类均为活饵料,这样河蟹?状幼体能吸收到更多的生物活性饵料而快速生长。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农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