鲟鱼和其它鱼类的混养技术
2012年10月12日 14:37 来源:农博网
- 关键字: 鲟鱼和其它鱼类的混养技术
中国农业全搜索网讯 为了使单位水体面积有更大的经济效益,鲟鱼可以与其它鱼类搭配进行池塘混合养殖。目前,常用混养方法有两种:第一种是在养殖草食性和肉食性的鱼类的塘中,混养少量鲟鱼。鲟鱼的规格应大于其它肉食性的鱼类,每亩水面混养较大规模鲟鱼鱼种(15-20厘米或更大一些)100-200尾,第二年年底,鲟鱼体重可达1.5千克,第二种是鲟鱼作为主养鱼,混养草鱼、青鱼、沟鲶和鲈鱼等,每亩水面放养鲟鱼种200-400尾及150-200尾其它种类的混养鱼。混养鱼的规格应小于鲟鱼。饲养期间须投喂配合饵料。若混养草食性鱼类还需投喂嫩草。经一年养殖,鲟鱼体重可达1千克以上。在混养过程中,应遵循混养鱼类和主养鱼类食性互不干涉的原则。
鲟鱼混养一般为了调节水质,可放少量鳙鱼、鲢鱼来控制浮游生物,也可将匙吻鲟和其它鲟鱼混养,但是一般不能将鲟鱼和鲤鱼混养,因为鲟鱼抢食能力远不如鲤鱼,同塘养殖会影响鲟鱼的生长。
池塘混合养殖时放养的鲟鱼鱼种不宜太小,每尾体重应该大于100克,放养前应对鱼种浸泡消毒,一般可用2-3%食盐水浸泡5-10分钟。
混合养殖的日常管理要注意巡塘,每天早、中、晚巡视池塘3次,进行水温、溶氧的测定并记录,观察鱼的活动状况以及摄食情况,由于鲟鱼的窒息点高,池塘缺氧时鲟鱼的反应也不如其它家鱼明显,因此一定要认真观察各种同池鱼类的反应,特别是夏季高温和雷雨天气时更要加强巡视,以便及时制止浮头,以防发生泛池死鱼。
定期检测氨态氮和亚硝酸态氮。如果浓度升高,应及时采取换水或泼洒沸石粉以降低其浓度,保证鲟鱼的安全。如果池水pH值偏酸性,可通过采用生石灰进行调节。
夏季可采取搭设遮阳物,增加水深等方法尽量避免水温超过30℃。每隔20-30天随机取样1次,测体长、体重,及时调整投饲量和进行分池养殖。高温季节的6-9月份,每月投喂1次药饵,每次持续约1周。用以预防各种养殖鱼类的肠炎时,用大蒜素粉(含大蒜素10%)药饵投喂,用量为0.1克/千克体重。
如果要持续进行越冬养殖,为了防止鱼带病越冬,混养时越冬前要用2%食盐水浸泡所有鱼,消毒5分钟,同时进行鱼病的检查和治疗。在越冬水温降到最低前的1个月,应强化培育,并在饲料中添加多种维生素,增强鱼的体质和抵御不良环境的能力。只要水温不低于5℃,都应该坚持投喂。在越冬水温降到最低前的10-15天施用已发酵好的有机肥料培养浮游生物,使冬季浮游动物量不少于3克/立方米,施肥几天后,把池水一次性注满,使越冬池保持高水位,一般水深2米左右进行越冬。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农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