甜瓜疫病的发生与防治
2012年10月12日 14:37 来源:农博网
- 关键字: 甜瓜疫病的发生与防治
一、症状
此病菌能侵害根、茎、叶、果实,以茎蔓及嫩茎节发病较多,成株期受害最重。发病初期茎基部呈暗绿色渍状,病部渐渐缢缩软腐,呈暗褐色,患病部叶片萎焉,不久全株萎焉枯死,病株维管束不变色。叶片受害产生圆形或不规则形水渍状大病斑,扩展速度快,边缘不明显,干燥时呈青枯状,叶脆易破裂。瓜部受害软腐凹陷,潮温时,病部表面长出稀疏的白色霉状物即孢子囊和孢囊梗。
二、发病条件
病菌发病适温为28℃―30℃,当旬平均气温为23℃时开始发病,在适温范围内,高湿(相对温度85%以上)是本病害流行的决定因素。发病高峰多在暴雨或大雨之后,田间地势低洼处,有积水不能及时排除,再遇大水慢灌,病害将严重发生。该病为土传病害,连年栽种瓜类作物的田块发病重。施用带病残体物或未腐熟的厩肥易发病,追肥伤根者,发病重。
三、防治方法
1、选用5年来种过葫芦科、茄科的肥地,以沙壤土新地为好。
2、加强田间管理。采用高畦栽培,土地整平,开好沟,植株生长前期和发病初期要严格控制灌水,中午高温时不要如浇水,严禁串灌(最好灌井水),防止田间有积水。合理施肥,田间发现病株及早拔除。收获完毕后及时清除田园残留物。
3、根据预报,病害即将发生时应使用化学药剂灌根或喷雾,选用72%克露(霜脲锰锌)可温性粉剂700倍液,或72.2%普力克水剂600倍液,或25%甲霜灵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或25%甲霜灵加4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按1:1混合800倍液灌根,每株灌药液0.25―0.5千克,每隔7―10天灌1次,连续防治3―4次。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农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