枇杷栓皮病防治
2012年10月12日 14:37 来源:农博网
- 关键字: 枇杷栓皮病防治
枇杷果实栓皮部,俗称“燥皮”、“脆皮果”、“和尚头”、“癞头疤”。幼果发病,果面呈油渍状熟印,色泽比未受害部位深绿发暗,随着幼果的发育,病斑逐步变成栓皮干燥,呈黄褐色,果实成熟时,果面的健部为橙黄色,而病部则呈黄白色或灰白色栓皮斑疤,并有爆裂的细屑,故称“栓皮病”。患病的果皮变脆,撕皮易断。
危害症状:
枇杷栓皮病主要影响果实外观,分布区与冻害发生地区相一致。症状:3月下旬开始,在果实表面出现略显黄色的病斑,病斑部分果面的茸毛脱落,变为褐色,进而发展为环状的癞头疤,接近成熟时,病斑表面产生龟裂。
发病规律:
此病一般发生在急骤降温时,幼果表面因寒霜、冰雪危害,引起表面数层细胞坏死而造成栓皮现象。
防治方法:
在易于发病的园地和品种,及早给幼果套上双层袋,可有效避免果实发病。亦可在冻害发生时熏烟或束草保护果实。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农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