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农博网> 数据中心> 实用技术>杨梅癌肿病的发生与防治

杨梅癌肿病的发生与防治

2012年10月12日 14:37 来源:农博网

文章摘要: 杨梅癌肿病又称杨梅溃疡病或杨梅疮。是我国杨梅上的一种细菌性病害。症状主要发生在2年生、3年生的枝干上,也有发生在多年生的主干、主枝和当年的新梢上。初期病部产生乳白色小突起,表面光滑,以后逐渐增大形成癌瘤�...

杨梅癌肿病又称杨梅溃疡病或杨梅疮。是我国杨梅上的一种细菌性病害。

症状

主要发生在2年生、3年生的枝干上,也有发生在多年生的主干、主枝和当年的新梢上。初期病部产生乳白色小突起,表面光滑,以后逐渐增大形成癌瘤,表面变粗糙呈凹凸不平,色泽变为褐色至黑褐色,质地坚硬,癌瘤呈近球形,导致树势早衰,严重时引起全株死亡。一般在枝节部发生较多。大树上发病,树皮粗糙开裂,凹凸不平,也有隆起的癌瘤。

病因

杨梅癌肿病是由丁香假单孢菌杨梅致病变种的细菌所致,

发病规律

病菌在树上和脱落在地上的病枝癌瘤内越冬。翌年春季4月底至5月初病菌从癌瘤内溢出以后,主要通过雨水溅散和随雨水自上往下流动而传播开来,另外还通过空气和杨梅枯叶蛾取食及接穗传播病菌。病菌主要从伤口侵入植株体内,在20~25℃的温度条件下,经过 30~35天的潜伏期开始出现症状。新癌瘤从5月下旬开始出现,在6月 20日以后增多。温暖多雨;老树伤日多,树势衰弱,则易于发病。

防治方法

1.药剂防治。3~4月份,在癌瘤中的病菌传出以前,用刀割除癌瘤,再涂以80%“402”抗菌剂50倍液,或20%叶青双可湿性粉剂50倍液,或硫酸铜100 倍液,或72%农用链霉素、新植霉素 3000倍液。

2.新梢抽生前剪除有癌瘤的小枝,再喷布1:2:200波尔多液。

3.清园收集病枝烧毁。

4.加强杨梅培育管理。果实采收季节,宜赤脚或穿软鞋上树采收,避兔穿硬底鞋等损坏树皮,从而增加伤口感染病菌的机会。实行果园深耕,多施含钾量高的有机肥,增加树体的抵抗能力。

5.禁止在病树上采接穗,禁止出售带病苗木。在无此病的新区,一旦发现个别病树,应及时砍去烧毁。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农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