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农博网> 数据中心> 实用技术>野碘泡病症状及防治技术

野碘泡病症状及防治技术

2012年10月12日 14:37 来源:农博网

文章摘要: 鲮鱼曲体表上布满大块白色碘泡虫囊鲤鳃上碘泡虫胞囊  本病为鲮鱼和鲤鱼体表和鳃上的寄生碘泡虫病,可引起死亡,患病鱼同样丧失商品价。  【病原】病原是野鲤碘泡虫(Myxoboluskoi)。�...

 

鲮鱼曲体表上布满大块白色碘泡虫囊  

鲤鳃上碘泡虫胞囊 


  本病为鲮鱼和鲤鱼体表和鳃上的寄生碘泡虫病,可引起死亡,患病鱼同样丧失商品价。

  【病原】病原是野鲤碘泡虫(Myxobolus koi)。胞囊白色,卵形或圆形,寄生在鲮的体表和鲤的鳃弓和体表。孢子长卵形,前方尖而後方钝圆,两个极囊呈梨形,大小几相等,约占孢子的2/3。

  【症状】在鲮夏花阶段的症状主要是体表上形成由许多小胞囊融合而成的大胞囊,外裹以鱼体的结缔组织膜;鲤鱼则主要寄生生鳃弓上,打鳃盖,可见鳃弓上许多由小胞囊融合而成的大小不一、形状不一、外裹宿主结缔组织膜的胞囊,犹如葡萄瘤,令人望而生畏。

  【发病规律】野鲤碘泡虫寄生於鲮、鲤、鲫上,目前仅在鲮、鲤上发现引起病症。播和感染大致与其他碘泡虫类似,广东、广西以鲮鱼容易发病,发病季节为3~5月;湖北、湖南、河南等地,则以一足龄以上鲤鱼易发病,发病季节在春秋两季。

  【防治方法】参阅上述碘泡虫。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农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