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农博网> 数据中心> 实用技术>栗树丰产栽培技术之五栗树病空害防治

栗树丰产栽培技术之五栗树病空害防治

2012年10月12日 14:37 来源:农博网

文章摘要: 第五章病空害防治第一节 害虫与防治  一、栗痪蜂(栗瘤蜂)  l、危害状:幼虫危害栗芽。幼虫随着芽萌动开始活动,刺激萌芽形成短枝,在枝端形成膨大的瘿瘤,多数不再继续伸长成结果枝或发育枝,只有少数瘦瘤在势�...

第五章 病空害防治

第一节 害虫与防治

  一、栗痪蜂(栗瘤蜂)

  l、危害状:幼虫危害栗芽。幼虫随着芽萌动开始活动,刺激萌芽形成短枝,在枝端形成膨大的瘿瘤,多数不再继续伸长成结果枝或发育枝,只有少数瘦瘤在势力旺盛的条件下能够继续伸长成结果枝或发育枝。成虫羽化后这些带瘤的小短枝枯死。由于此虫危害,造成急剧减产,甚至绝产,严重时全树枯死。此虫蔓延到全国各地,各栗产区均有分布,时隔5年左右便大发生一次。

  2、生活史:一年发生一代,以幼虫在被害芽内越冬。春季萌芽时越冬幼虫开始活动,刺激新枝形成瘦瘤。6月上旬一中旬老熟幼虫在缨瘤内化蛹,蛹期15天左右。6月下旬开始羽化,羽化期极不整齐,可持续一个月左右。脱瘤的适宜气温在25―30℃,将木质化的凄瘤咬成小孔脱出。成虫黑色,飞翔能力弱,在无风条件下活动范围1米左右,多数在树冠内活动,大发生期布满全树,以产卵器伸入芽内产卵。成虫寿命1―5天。此虫传播决的原因是虫体小(2.5―3毫米),可随风飞翔。幼虫8月中下旬孵化。幼虫在芽内嫩组织上取食,并形成小虫室越冬,多在小枝端形成瘦瘤,少数可在叶柄、叶脉上形成瘦瘤。瘦瘤紫褐色、红褐色、绿色、瘦瘤颜色深浅依栗树品种而异。

  3、防治方法:

  一是选育抗虫品种:自然界存在着抗虫品种或类型,即幼虫不能在抗虫品种芽内生活,从而不形成屡瘤,不发生危害*日本从50年代开始选出了“国见”、“百键”等抗虫品种,有效地减轻了危害。我国各地也发现了一些抗栗瘦瘤蜂的优系。

  二是休眠期进行细致修剪:根据有关部门在北京调查,细弱枝被害率达51.6%,疏除细弱枝,使其失去越冬场所。对被害严重的幼树实行回缩更新。夏季摘除初形成的新瘤。

  三是药剂防治:成虫羽化期进行三次以上药剂(有机磷类杀虫剂)防治,消灭成虫和卵;春季萌芽期喷洒内吸作用强的药剂,消灭芽内幼虫。

  四是生物防治:把冬季修剪下来的干枯瘤瘤保存在园内,保护在瘤内越冬的天敌,如长尾小蜂等。

  二、栗实象鼻虫(栗实象蚜)

  1、危害状:该虫是遍及各栗产区危害严重的果实害虫。幼虫在果内蛀食,果肉蛀成弯曲孔道,并将粪便排于孔道内,而不排向果实外部,所以在幼虫脱果前外观难以鉴别虫果,只得依靠切开检查。被害栗实失去食用价值和发芽能力。

  2、生活史:二年发生一代。以老熟幼虫在树冠下和果实堆放场附近的3―10厘米深的土壤内作室越冬。7月中下旬化蛹,两周左右羽化出土活动,经过一段取食后交尾产卵,成虫期30天左右。雌成虫于8月下旬至9月上旬在刺苞的底部(即着生果座的部位)咬一个深入果皮的小孔,产卵1―3粒,产卵孔随幼果生长而封闭。卵期12―18天,被孵化的幼虫在于叶表面危害,然后深入到子叶内部。幼虫在果内生活30―45天,于10月下旬至11月中旬脱果入土作室越冬。

  3、防治方法:

  一是改善栗园环境,清除杂草、灌木,秋翻土壤,破坏越冬场所,消灭越冬幼虫。

  二是堆放场地灭虫。栗实堆放场是幼虫集中的地方,稍灭幼虫最为有效。永久堆放场地和贮存栗果的地方可以用水泥砌筑,切断入土通路。临时堆放场的土壤预先拌药处理,可用50%辛硫磷500一1000倍,使药液达5厘米土层处。

  三是熏蒸灭虫。栗果采收后立即熏蒸,将栗果放入密闭的容器内或库房内用二硫化碳或溴甲烷熏蒸。方法是:二硫化碳,每立方米用量30毫升,温度20℃,熏蒸处理20小时;溴甲烷,每立方米用量2.5―3.5克,处理24―48小时或50克药处理3小时。

  四是成虫期喷药防治。于8月下旬至9月上旬,果实速生期喷50%杀螟松500―1000倍液或敌杀死3000倍液等药剂防治l-2次。

  三、栗实蛾

  1、危害状:幼虫啃食栗苞,咬破果皮,蛀入栗实内危害果肉,并在被害果的表面堆积排除的灰色或褐色颗粒状虫粪。有时咬伤刺苞柄,使末成熟的总苞(刺苞)脱落,影响产量和果品质量,使被害果失去食用价值。

  2、生活史:在丹东地区一年发生一代,以老熟幼虫在枯枝落叶层及杂草、石块下结茧越冬,次年6月中下旬化蛹,7月中旬达到羽化盛期。同时在苞刺上和苞柄处产卵,通常在一刺苞上产卵12粒。成虫昼伏夜出,交尾和产卵均在傍晚进行,寿命一周左右。7月下旬一8月上旬卵孵化出幼虫,先危害苞皮,8月下旬一9月上旬危害栗实,幼虫期45―60天。9月下旬一10月上旬老熟幼虫随栗实成熟落地而脱果,潜入落叶层及杂草下结茧越冬。

  3、防治方法:

  一是初冬或早春清扫栗园,集中枯枝落叶及杂草,用火烧毁,消灭越冬幼虫。火烧地被物时,要注意安全,严防火灾。

  二是成虫期,树上喷洒90%敌百虫800倍液。

  三是用赤眼蜂防治。产卵期随虫口密度及蜂卡质量设点放蜂,被害率15―20%的栗园每亩设置放蜂点7―10个,放蜂量30万头左有。

  四、天蚕蛾(灯笼茧)

  l、危害状:以幼虫食栗叶危害。3龄以前群集危害,食量不大,5龄至老熟前分散危害,食量特大,时常吃光全部叶片,并移向它树。被害的栗树树势衰弱,需2―3年才能恢复树势和开花结果。此虫分布在我国的各栗产区,在辽宁除危害栗树外还危害核桃树。

  2、生活史:一年发生一代,以80―300粒的卵块在树干、大枝的粗皮裂缝处越冬。幼虫5月一6月间孵化,江浙一带早些,辽宁推迟到6月底。3龄幼虫群聚危害,4龄开始分散。幼虫期60天左右,8月下旬9月上旬结茧,10月中旬开始羽化交尾,次日开始产卵,成虫夜间活动,有趋光性。

  3、防治方法:

  一是萌芽前人工捕杀越冬卵块,集中烧毁或深埋。

  二是3龄以前捕杀群聚的幼虫。

  三是叶面喷洒90%的800倍敌百虫液或3000倍的敌杀死等防治。

  四是利用趋光性诱杀成虫。

  五、栗大蚜(大黑蚜虫、栗枝黑大蚜)

  1、危害状:以成虫及若虫群集在当年新枝上吸食树汁危害。被害枝生长衰弱,叶片变黄早落,严重时可使枝条死亡。

  2、生活史:一年发生多代,以卵越冬,卵数百粒单层密集排列在多年生枝的背阴面,光滑的骨干枝分枝处的朗面最多。北方4月上旬一5月上旬卵孵化出无翅型雌蚜,并在枝梢萌芽时及嫩枝上危害,孤雌生殖,一个月以后开始大量发生有翅雌蚜,迁飞扩散到当年新梢上危害。在旬平均气温23℃,相对湿度70%的气候条件下9天即可完成一代。高温干旱的9月份发生量最大。10月中、下旬开始交尾产卵越冬。

  3、防治方法:

  一是栗树休眠期人工消灭越冬卵。

  二是发生期喷洒40%乐果或氧化乐果1000―1500倍液。

  六、栗红蜘蛛

  1、 危害状:以成虫和若虫态在叶面上危害。沿叶脉刺吸叶内汁液。被害初期沿叶脉开始失绿,呈现苍白斑点,严重时叶片呈褐色,枯焦、早期脱落,不仅造成树势衰弱,坚果变小、减产,而且影响下年的生产与结实。

  2、 生活史:一年发生4―9代,辽宁4―6代。越冬卵暗红色,在14年生枝条上越冬,以一年生枝条的叶痕处,24年生枝的分枝处最多。4月末5月上旬,气温达到12℃(萌芽)时越冬卵开始孵化,初孵幼虫爬上新叶,数日后转到叶面危害,经3次脱皮后变为成虫,即行交尾、产卵。栗红蜘蛛可有性和孤雌生殖,雌雄比为3:1。夏卵多产在叶面主脉两侧,夏卵期6-9天。 7、8月或干旱年份危害严重,世代重叠。9月下旬一10月上旬开始产卵越冬。

  3、防治方法:

  一是涂干防治。于5月上旬,在距地面30厘米处的树干上刮去灰褐色粗皮,保留白色活韧皮,刮成15厘米宽的环带,涂以40%的氧化乐果10倍液或50%的久效磷20倍液,外面用塑料布包扎严密,10天以后再涂药一次,杀虫效果可维持30天左右。

  二是喷药防治。萌芽前喷洒波美3―5度的石硫合剂;5―7月发生期用20%灭扫利2000倍液、73%克蜗特3000倍液或40%的氧化乐果1000倍液等防治。

  七、皮夜蛾

  1、危害状:幼虫食害嫩梢、幼叶、花序及刺苞,致使幼苞脱落而减产。

  2、生活史:一年发生3代。以者熟的幼虫在粗皮裂缝和被害的刺苞内越冬。第一代成虫于5月下旬一6月中旬产卵,卵期4天左右,危害嫩梢、幼叶及花序,老熟幼虫在梢端拉。丝缠绕幼叶中作茧化蛹。第二代成虫在刺苞的刺囊上产卵,卵期3天,危害幼小的总苞,使幼小的总苞脱落或枯死。造成7月中下旬的大量落果,老熟幼虫在枯死的总苞刺囊下作茧化蛹。第三代继续危害刺苞,在刺囊下啃食苞皮或咬洞危害果实,并在刺囊间排出黑色小粒状粪便。

  3、防治方法:作好测报。5月下旬观察早熟品种新梢端部嫩叶有无白色绢状的虫茧,决定第二代的防治措施。6月中旬开始检查早熟品种的幼嫩刺苞上有无黑色小粒状的虫粪,如果见到便着手在6月下旬一7月上旬实施药剂防治。

  药剂防治可喷洒50%1605乳油2000倍液或20%速灭杀丁3000倍液。

  八.介壳虫类

  1.危害状:危害栗树的介壳虫类有多种。我国长江流域栗产区主要有栗链蚧和栗绛蚧;辽宁的栗产区主要受梨园蚧的危害。该虫以成虫和若虫群聚在枝干上吸食汗液,1-3年生枝被害后外皮层开裂;叶片被害呈黄色斑点状。轻者造成树势衰弱、落叶,严重时被害枝干枯死或整株死亡。

  2.生活史:一年发生代或2代,由于种类不同分别以受精的雌成虫(栗链蚧)、若虫或成虫(梨园蚧)在枝干上越冬。春季萌芽后开始危害,8月下旬-10月上旬开始产他或以受精的雌成虫越冬。

  3.防治方法:

  一是萌芽前喷洒波美3-5度石硫合剂。

  二是发生期,在若虫爬行阶段,未形成介壳前用40%氧化乐果或50%敌敌畏1000倍液喷药防治。

  三是冬剪时清除被害枝条,集中烧毁。

  四是作好苗木检疫,防止病苗传播。

第二节 病害与防治

  一.胴枯病

  1.症状:危害枝干,多发生在树干及主枝上,轻者干、枝的局部发病,造成树势衰弱,影响生长和结实,重者树干溃烂,全株死亡。发病初期枝干退色,无木栓老皮的枝干开始失绿,产生黄圆斑,逐渐扩大形成不规则赤褐色至黑褐色斑块,患病部隆起,皮层内部腐烂,有洒味,干燥后发生纵裂,皮下有淡黄色扇形菌丝。

  2.发病规律:

  本病为一种真菌病害,由雨水、风力、鸟类及昆虫传播,从伤口侵入,气温达到10℃时开始活动,适温是25℃-28℃。孢子发芽后在枯死的组织上发育,扩展浸染活组织,病变扩大,特别是夏季高温多湿的季节病程进展委快。

  本病的发病条件与树势及栽培管理有关,冻害、干旱、排水不良、土壤瘠薄、树冠郁闭、光照不良入树体伤害等引起树势衰弱是发病条件。

  3.防治方法:

  一是增强树势,保护伤口和锯口,减少病菌浸染机会,增强抗病能力。

  二是刮治病变部位。刮掉的病皮集中烧毁,用石硫合剂或砷平液涂抹病处(50倍福美+0.1%平平加)。

  二、其他病害的危害症状、防治时期与方法

  可参照见表1-5

表1-5 栗树病害及防治

病名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农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