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匣榛、柴螺龙眼
2012年10月12日 14:37 来源:农博网
- 关键字: 扁匣榛、柴螺龙眼
学名:Dlmocarpus longan Lour.ev.“bianxiazhen”、“Chai Luo”.
长乐县种植龙眼始于宋朝,由朱熹的女婿黄勉斋引进种植于江田青山村古槐青桥镇,距今已有8OO多年历史。经长期栽培,从实生母株群体中选育晚熟种“柴螺”和“扁匣榛”优良品种。种植面积逐年扩大,现已种植1.3万亩。
扁匣榛龙眼树高大,树干外皮纵裂呈无规则状,果实扁圆形,单果重9.7—11.4克,果肉乳白色,半透明,果肉表面不流计,质脆,味浓甜,可食率6O.6%。晚熟种,果实9月下旬成熟,亦可挂树上至10月下旬采收不变质,是品质上等的鲜食品种,也可焙干。
柴螺龙眼树势强壮,树干裂纹深而长,果实心脏形,带侧扁,单果重12.O克左右,果皮浅灰褐色,较厚,果肉质脆,味甜,可食率67.5%,种子心脏形。晚熟种,果实9月下旬至IO月上旬成熟,挂树保鲜可达3O天左右,也可焙干,耐贮运。
扁匣榛和柴螺以晚熟著称,可延长市场供应期,在国内或国际市场都很畅销,有很强的市场竞争力。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农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