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农博网> 数据中心> 实用技术>火龙果的种植管理技术

火龙果的种植管理技术

2012年10月12日 14:37 来源:农博网

文章摘要: 火龙果属热带、亚热带植物,果实色泽艳丽,营养丰富,具有低脂肪、高纤维、低热量等特点,可预防便秘、降低血糖、血脂等,食疗、保健效果显著。火龙果的花朵长达30厘米以上,是丰富的蜜源,鲜花可食用,晒干亦可煲汤�...

火龙果属热带、亚热带植物,果实色泽艳丽,营养丰富,具有低脂肪、高纤维、低热量等特点,可预防便秘、降低血糖、血脂等,食疗、保健效果显著。火龙果的花朵长达30厘米以上,是丰富的蜜源,鲜花可食用,晒干亦可煲汤。

    一、生态学特征

    火龙果是热带、亚热带水果,耐旱、耐高温、喜光,对土质要求不高,不论平地、山坡、砂石地等均可种植,最适的土壤pH值在6—7.5。在有机质丰富和排水性好的土地种植,生长最为旺盛。火龙果不耐霜冻,冬季在低于0度的地区需

采用大棚种植。

    二、种植方式

    火龙果种植方式多种多样,可以爬墙种植,也可以搭棚种植,以柱式栽培最为普遍,生产成本低。所谓柱式栽培,就是立起一棍水泥柱或木柱,在柱的周围种下3株,4株火龙果苗,让其植株沿着柱向上生长的栽培方式。

    三、种植规格及季节

    每亩地可树立100根—110根柱子,株行距1.5x2米,按每柱4株果苗计算,每亩可种750株左右。火龙果一年四季均可种植,以尽早种植和植后有生长和恢复时间为佳。因其根系透气性强,故不可深植(大约3厘米深为宜)。种植初期应保持土壤湿润,否则不利于生长。

    四、田间栽培管理

    火龙果植后大约12个月—14个月即可开花结果,每年可开花12次—15次,4月份—11月份为产果期,谢花后30天,40天即可采收。单果一般重500—1000克,植后第二年每柱产果20粒以上,第三年进入盛果期。管理水平较高的,亩产可达2500千克以上。田间栽培管理分为以下几点:

    1.坚持高标准水肥管理,勤施薄肥  由于果实采收期长,每年都要重施有机肥,长期均衡施用氮磷钾复合肥。开花结果期间要增钾肥、镁肥,以促进果实糖分积累,提高品质。结果期保持土壤湿润,根部要用草或菇渣覆盖。天气干旱时,3天—4天要灌水一次。

    2.摘心    当枝条长到长约1.3米—1.4米时摘心,以促进分枝,并让枝条自然下垂,积累养分,提早开花结果。

    3.间种与人工授粉  种植火龙果时,要间种10%左右的白肉类型的火龙果。品种之间相互授粉,可以明显提高结实率。遇阴雨天气时要进行人工授粉,于傍晚开花或清晨花尚未闭合前,用毛笔直接将花粉涂到雌花柱头上,可提高坐果率。

    4.修剪枝条  结过果的枝条每年收果后将其剪除,以促使新枝长出,保证来年的产量。

    5.病虫害防治  火龙果病虫害较少,幼苗期易受蜗牛和蚂蚁为害,可用杀虫剂防治;在高温高湿季节易出现枝条组织部分坏死及霉斑,可用杀菌类药物如粉锈宁、强力氧化铜等防治。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农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