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用中兽医方法为猪高热病降热
2010年05月19日 09:36 来源:北方牧业
- 关键字: 如何用中兽医方法为猪高热病降热
7.吊黄法促“热”
从黄水中导出吊黄疗法是中兽医治疗家畜黄症的一种独特疗法,它是将药物穿埋入一定穴位,利用针刺和药物的诱导作用,使黄毒引流出来或调移消散而治疗内外黄症的一种方法。因猪的吊黄埋药部位主要为“卡耳穴”或“卡尾穴”,所以猪的吊黄疗法又特称为卡耳疗法或卡尾疗法。
黄症之“黄”,原写作“癀”现简写作“黄”。黄症有外黄、内黄之分,某些表现为全身性病理状态的热性病可称之为内黄。对于这类病症,在用抗菌类药物无效,或需多次重复用药时,主用或配用吊黄疗法,往往有一定疗效。用来吊黄的药物常用的为蟾酥或砒石。在一些地区,不少基层兽医人员常把吊黄(卡耳或卡尾)疗法作为治疗疑难猪病在没有其他有效办法时采取的最后一招。
以上降热途径及方法应根据高热病症的不同发展阶段而分别确定以哪种为主,或几种疗法配合使用;或中西兽医结合治疗。一般来说,温病初起,热在卫分,宜以辛凉解表与刺络疗法为主;待到热入气分时,若邪热壅肺,则宜用宣肺法,若热结胃肠,则宜用攻下法与通淋法;当热入营血时,则宜用清营凉血法。吊黄法在卫分、气分病时即可使用,到营分、血分时,则更可使用了。
在此也应说明一点的是,对高热病的“热”,不仅是体温的超高,还应该理解为中兽药“热证”的征候,热证有表、里、虚、实之分,对猪高热病来说,主要为里热、实热,表现为高热烦渴,气促喘粗,大便秘结,小便黄短,口色红赤,舌苔黄厚,脉象洪数等。
因此,上面所说的“降热”,不仅仅是指超高的体温降下来,还应包括热证体征得到改善至恢复止常。
对于温热证,中兽医总的治疗原则是“热者寒之,温者清之”,采用清热泻火之法。以上各法也可归纳称为清五脏,通六腑之法,即清解五脏之热,通泻六腑之火。任何一法都不是孤立的,都将通过一定途径,调节脏腑,抑扬盛衰,以达到激发整个机体功能,向康复正常进展之目的。
由于给猪直接从口腔灌服药液比较困难,而多数高热病患猪又食欲废绝,所以解决猪的给药方法是个难题。一般可酌情分别采用如下给药方法:对还有饮食欲的猪或对可疑猪进行预防性给药,可采用将药物混饲或混饮方式。对已废食的患猪可采用经口插入胃管投服或直接灌肠。对于注射液中药制剂(如清开灵注射液、双黄连注射液等),则直接按说明注射即可。
点评
考虑到猪发病往往是一个群体而非单一一头,所以有些中医的方法可能并不实用,另外考虑到治疗成本,有些中药可能成本较高,再加上中药质量参差不齐,所以中药在猪病的应用还是非常有限的。
本文作者江西省中兽医研究所 张泉鑫 严明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农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