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农博网> 数据中心> 实用技术>如何用中兽医方法为猪高热病降热

如何用中兽医方法为猪高热病降热

2010年05月19日 09:36 来源:北方牧业

 

  3.攻下法促“热”

  从大便排出简称“下法”,是用以泻下作用为主的方药以攻逐体内结滞的方法,具有通粪便、除积滞、荡涤实热、攻逐水饮等作用。高热病猪在病程中多表现有粪便干结症状,此时若能行使泻下之法,即可起到排除蓄积、推陈致新、泄热止痛之效。临床经验表明,凡高热便秘之猪,只要粪便开始通畅,则有热退迹象,预后即向良好发展。

  常用代表方剂如大承气汤(大黄、芒硝、枳实、厚朴),白虎承气汤(石膏、知母、甘草、粳米、 大黄、芒硝)等。

  本法适用于热入气分,热结胃肠之证,主要表现为大便秘结的高热病患猪。

  4.通淋法促“热”

  从小便渗出采用清热通淋之药方,使患猪小便通利,也是一条降热之途径。代表方剂如八正散(木通、瞿麦、车前子、口蓄、滑石、大黄、 栀子、甘草)。

  适用于小便黄短之高热病患猪。若有湿热黄疸也宜用清热利湿法,方用茵陈蒿汤(茵陈蒿、栀子、大黄)。

  5.凉血法促“热”

  从营血中透出采用凉血滋阴、清热开窍的方药,以达到泄热养阴、凉血散瘀之效。代表方剂如清营汤(水牛角、生地、玄参、竹叶心、丹参、麦冬、黄连、连翘、金银花)、清瘟败毒饮(石膏、知母、水牛角、生地、玄参、黄连、丹皮、赤芍、黄芩、栀子、连翘、淡竹叶、桔梗、甘草)以及在“安官牛黄丸”(牛黄、郁金、犀角、黄连、朱砂、梅片、 麝香、珍珠、山栀、雄黄、黄芩)的基础上改制而成的“清开灵注射液”牛黄、水牛角、珍珠母、黄芩、金银花、栀子、板蓝根)。

  本法适用于猪高热病已入营分,表现为高热不退,烦躁不安,行走摇摆,呼吸急促,食欲废绝,口色深红。若已入血分,则可见高热神昏,倒地抽搐,有时身见出血斑疹,或粪便带血,舌红绛而干,脉细数,此时病至后期,救治较难。

  6.刺络法促“热”

  从脉管中泄出又称刺血法或血针疗法,是中兽医针灸疗法之一种,是用小宽针、三棱针或痧刀在血管上的穴位或皮肤浅表的静脉上针刺出血。常用穴位有耳尖(血印)、尾尖、人中、鼻中、尾本、涌泉、滴水等,江西民间治猪病有刺“九路针”穴组经验,(腋窝臂部的脉管上,左右前肢腋内各1穴,称腋夹穴,计2针;前肢腕关节内侧方的脉管上,左右前肢腕内各1穴,称吊筋穴,计2针;涌泉2针,滴水2针,尾本l针,共九针,合称“九路针”)。

  血针具有泄热开窍、止痛解痹、消黄散肿泻毒等功能。

  出血量的多少直接影响到治疗效果,猪一次多个穴放血总量达100毫升左右也不算多,刺出血后,一般让其自行止血,或在达到适当的出血量时压迫止血。

  患高热病猪,尤其是处在卫分阶段之病猪,针刺放血后,对缓解高热都会有所帮助。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农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