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农博网> 数据中心> 实用技术>兔沙门氏病

兔沙门氏病

2009年01月12日 08:50 来源:中国皮毛信息网

  又称兔副伤寒,由鼠伤寒沙门氏杆菌和肠炎沙门氏杆菌引起。特征是腹泻、阴道和子宫流出薪液性或脓性分泌物,不孕和流产。治宜抗菌消炎。
  
  硫酸庆大小诺霉素注射液4 万一8 万IU
  
  用法:一次肌肉注射。每日2 次,连用3 天。
  
  硫酸卡那霉素注射液2 万一4 万IU
  
  【 处方3 】
  
  黄连5g 黄等10g 黄柏10g
  
  马齿觅12g
  
  用法:水煎服。每日1 剂,连用3 一5 天。
  
  [处方4 】
  
  车前子25g 鲜竹叶25g 马齿觅25g
  
  鱼腥草25g
  
  注:本病还可用链霉素肌肉注射或唬磺唾哩(SST )、酞磺唾哇(PST )、磺胺眯、20 %大蒜汁等内服治疗。
  
  【 处方5 】 针灸
  
  穴位:脾俞,后海,尾根,三焦俞。
  
  针法:白针或水针。
  
  说明:用于对症止泻。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农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更多关于兔沙门氏病 的新闻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