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规模化猪场重要疫病的流行与防控措施
2008年10月20日 08:39 来源:中国兽药114网
- 关键字: 目前规模化猪场重要疫病的流行与防控措施
4、支原体肺炎
4.1主要特征。
尽管肺炎支原体的发病率很高,但是死亡率却很低,只有当混合感染PRRSV或继发感染而发生PRDC时,死亡率才会升高。生产中观察到发生PRDC后的死亡率一般都在10%以上,这就产生了较大的经济损失。尽管生产上支原体肺炎大多数都发生在3周龄以上而且高峰在8~14周龄,但是所有日龄的猪都是易感的。目前,在集约化饲养的猪群里,感染发生在8~14周龄经常会在18周龄左右表现症状,死亡率升高,这种现象叫做“18周龄墙”。
4.2防控措施
在某种情况下抗菌药可以预防治疗和支原体肺炎,然而到了实际生产中药物对支原体肺炎的治疗效果并不理想。事实上由于支原体缺少细胞壁使得支原体对很多抗生素都具有抗药性。此外由于其它细菌和病毒或者线虫的感染使得病情变得复杂,因而药物治疗很少见效。然而,有人认为结合特别的管理措施,抗生素在净化猪群的肺炎支原体的过程中起了重要作用。在育肥猪群的饲料中脉冲式给药,对预防肺炎支原体可以起到很好的效果。建议采取联合用药,经常是用支原净与土霉素和阿莫西林,泰妙菌素与四环素类或林可霉素组合,在生长阶段每7天作为一个疗程。另外,采用轮换用药的策略可以降低单一用药带来的风险。对健康猪使用灭活疫苗预防肺炎支原体感染已经有很多年。实践证明疫苗接种有效减少感染后的临床症状(如咳嗽和肺部病变)和改善生长速度。
免疫接种一般为两次免疫,第一次在1周龄,2~5周后第二次接种。然而任何日龄的猪都可以进行免疫接种,甚至繁殖母猪也可以。随着茵格发肺炎支原体疫苗的推出,单针免疫不仅可以达到两针免疫保护的效果,还可以简化免疫程序,降低成本。还没有哪个疫苗可以用来完全净化肺炎支原体,然而免疫接种通常可以改善生产指标例如日增重(ADG)和饲料转化率(FCR)。严重的支原体肺炎的猪群还需要药物预防,在药物基础上,应用疫苗作长期保护,提高生产性能。
支原体肺炎的严重性部分取决于猪的生长环境,因此,改善环境可以减轻肺炎的影响,例如猪群不能太拥挤:每头100kg的猪至少需要0.7m2的面积,3.3m3的空间。日粮和供水也要充足,在避免温度起伏过大的同时加强通风,以便灰尘和污浊气体的排出,同时,使用漏缝地板减少污粪堆积。
5、链球菌病
5.1主要特征
是一种常见的猪传染病,世界各国均有发生,对养猪业的危害较大,但不属于烈性传染病,发现病猪,不必恐慌,其实链球菌是一种常见菌,在自然界分布很广,链球菌的致病力与荚膜、毒素和酶有关,猪的链球菌病在临床上主要表现为败血症,脑膜炎,关节炎,皮肤化脓性感染和淋巴结脓肿等。
人感染猪链球菌并引起发病的情况比较少见,1968年丹麦首次报道了人体感染猪链球菌导致脑膜炎的病例,1975年荷兰也曾有个别病例报道。此后,在香港、英国、加拿大、德国、法国和瑞典也陆续报道了人感染猪链球菌的病例。目前全球已有200余例猪链球菌感染病例报告,地理分布主要在北欧和南亚一些养猪和食用猪肉的国家和地区。近年来,美国、澳大利亚、比利时、巴西、西班牙、日本、泰国,我国江苏、台湾等地等先后有过报道。
5.2防控措施
针对病原的治疗:主要用抗菌药物如抗生素,喹诺酮类、磺胺类、头孢类等药物。针对机体临床表现,进行对症治疗。
加强免疫。弱毒活疫苗:C群链球菌制备;灭活疫苗:猪链球菌2型制备,目前农业部已安排相关兽医生物制品厂生产;推荐的免疫程序:妊娠母猪产前4周接种,仔猪分别于30日龄和40日龄各接种1次,后备母猪于配种前接种1次。
6、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PRRS)
6.1主要特征
本病自1987年美国暴发至今,已成为全球范围内流行的、危害最严重的猪的重大传染病,目前中国的规模化猪场有八成染疫,临床表现己从“流产风暴”为特征的暴发型转向损害保育猪为特征的“呼吸障碍”型,并已成为仔猪、生长猪呼吸综合征(PRDC)最主要原发性病原。
6.2防控措施
加强免疫。对染疫猪场实施疫苗免疫接种,已被绝大多数国家的兽医和养猪业主接受,据美国农业部公布的报告确认,该国有53%的猪群接种疫苗,其中大型猪场接种者达70%,使用弱毒疫苗的占65.5%。中国免疫猪的数量正在迅速扩增,估计2003年己超过二千万头份。在中国目前仅有德国勃林格公司的猪繁殖和呼吸综合征活疫苗在农业部正式注册。它是第一个商业化销售的PRRS弱毒苗(1994.11)。它在所有PRRS疫苗中销售范围最广,目前其销售网络至少遍及23个国家。
7、猪圆环病毒2型(PCV2)
7.1主要特征
国内外的研究证明,它是断奶仔猪衰竭征(PMWS)、猪呼吸道综合征(PRDC)、猪皮炎肾炎综合征(PDNS)的重要病原,在多种肠炎的发生方面亦有重要的作用,PCV2作为独立的病原体,在仔猪先天性的颤抖病和引发孕猪流产、死胎方面己得到确认,特别对初产母猪引发繁殖障碍尤为突出,应当引起重视。PMWS(断奶仔属衰竭综合征)。本病自1996年首次报道后,近八年中几乎遍及所有养猪比较发达的国家,在中国新世纪初开始引起人们的关注,使许多规模化猪场受到重创,致使不少染病猪场保育猪死、淘率高达20%,少数猪甚至高达50%左右。本病的主要临床症状为进行性消瘦,腹股沟淋巴结突露性的明显肿大。剖检病变主要可见:肠系膜淋巴肿大、肺部病变以间质水肿和肺浆膜面班点状出血为特征。
7.2防控措施
实施“小单元”、“二阶段”全进全出的保育管理措施和同步做好PRRS的免疫和选择性的保健投药,己被公认为控制本病的黄金守则。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农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