狐、貉、貂的疾病防治
2008年09月01日 08:00 来源:农博网特养频道
- 关键字: 狐、貉、貂的疾病防治
三、妊娠期
主要任务是保胎。在妊娠35天以前,因为胚胎很小不需增加 饲料 。因此,在这期间可按配种期日粮饲喂。在妊娠35天以后,胚胎发育很快,是狐全年营养水平需求量最高的时期:蛋白质有效含量应达到40%以上。若按 饲料 重量百分比例计算可按鱼、肉类占650名、乳类5%、谷物(熟)l5%~20%、蔬菜5%~10%,水15%~20%配给,维生素E每只20毫克,日粮量每只500~550克。 饲料 品质要新鲜,营养价值要完全,适口性要好。每天注意狐的动态,发现有病的母狐应及时检查原因及时治疗。对出现流产征兆的狐可用保胎药物,常用的保胎药有黄体酮,每只20~30毫克,肌肉注射。
四、产仔哺乳期
狐的怀孕期平均52天,产仔7~13只。要保障母狐泌乳使仔狐吃上足够的初乳。母狐的日粮组成应保持妊娠后期水平, 饲料 种类应多样化,狐的日粮供给应注意仔狐的数量与日龄。5月1日~6月15日期间,蛋白质保持全年最高水平,之后营养水平可适当降低以防母狐过肥。在产仔泌乳期,保证狐场的安静十分重要,如放炮、开山、喇叭声等都可能惊扰母狐,造成母狐吃仔现象的发生。另外要注意保暖,防止仔狐发生呼吸道疾病。初生7日龄内窝的温度应保持在30~35℃。20℃以下时仔兽的活力下降,12℃时仔兽呈僵硬状态。仔兽3周龄以后要降低窝内温度,还要及时清理小室中母狐叼入各个角落的料食,以防腐败变质的料食被仔狐吞食而引起急性胃肠炎。要加强狐场的卫生与消毒,防止狐群的传染病发生。要注意观察母狐的精神状态,如突然出现呼吸次数增加,精神紧张,全身肌肉紧张,四肢运步不协调等症状,说明母狐可能发生产后低m钙。此时应立即对母狐进行治疗,常用5%葡萄糖酸钙20~30毫升,地塞米松2~5毫克,维生素C0.1~0.2克,5%葡萄糖氯化钠200~300毫升静脉注射并调整母狐 饲料 ,增加钙的含量。另外,要有充足的母乳。仔兽3周龄前完全依靠母乳,如果母狐无乳或患乳腺炎,仔兽必须找保姆狐代养。3周龄后要对幼狐补开食 饲料
五、幼狐育成期
自7月1日~10月5日为幼狐育成期。仔狐出生后的初生重量,银黑狐为80~130克,北极狐为60~80克。平均日增重:10日龄前为17.5克,10~20日龄时为23~25克,仔狐断乳后前2个月生长发育最快。北极狐仔狐平均日增重:1月龄20克,2月龄内约为30克,3~4个月龄日增重达30~40克,4月龄以后速度减慢。而芬兰原种北极狐最佳生长期为5月龄,生长速度比我国地产狐快1~2倍,生长速度在2~3月龄最快,6月龄后减慢。仔狐30日龄即可采食,可将幼狐料放入几个食盆中让其采食。幼狐45日龄断奶,按性别每2~3只在一个笼内饲养,到80~90日龄可单笼饲养。在分窝前要对幼狐笼全面消毒并做好系谱登记。分窝后进入幼狐育成期,在45~60日龄要进行犬瘟热、细小病毒性肠炎、犬传染性肝炎(又称狐脑炎)的预防注射。30日龄到40日龄之间要进行驱虫,可用丙硫苯咪唑15毫克/千克体重内服,以驱除消化道的蛔虫。幼狐生长期饲喂的要点是:要提高 饲料 的稠度以增加干物质的采食量,要干、鲜料混合搭配。笼内全天供给清洁饮水。日粮组成为:鱼肉类占600,/0~65~/0、谷物类(熟)占15%~200/0、蔬菜类5%~10%、水占15%~200,/0、日粮量500~1500克。在 饲料 中要注意补钙,同时补充维生素A;从9)q初到取皮前日粮中应适当增加蛋白质、脂肪和含硫氨基酸 饲料 ,以利冬毛的生长。狐室要通风,全天供给饮水,防中暑,要严格控制食盐采食量,在高温天气向幼兽身上和笼舍地面喷水降温。加强遮阴防晒,架设遮阴网。在 饲料 中要添加适量的维生素C和小苏打等。同时按常规对幼狐进行分选,分出做种狐和做皮狐的幼狐,再进行进一步的复选与精选,以选出那些毛皮质量最
好的幼狐作为种狐,将淘汰的老种兽埋植褪黑激素并加强埋植后的饲养管理以期提前取皮。幼狐育成期因狐的体重增加很快,对 饲料 的添加量应随个体的增大而进行适当调整。
六、冬毛生长成熟期
每年秋分至冬至前(10月15日~12月15日前)种兽、皮兽同时进入冬毛生长期,这一阶段主要重点应放在提高毛皮质量上。8月底喂一些中等水平和稍低水平的肉类日粮,以利针毛的生长。到了晚秋天气渐冷,在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农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