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种獭兔常见病的防治
2008年08月29日 07:58 来源:农博网特养频道
- 关键字: 6种獭兔常见病的防治
4.疥癣病。
是由疥螨和痒螨引起的高度接触性传染的一种体外寄生虫病,又称“生癞”、“石灰脚”、“干爪病”等,对养兔业造成较大的威胁。
防治措施:定期检查,药物经常消毒。对兔群每年进行全面检查,发现可疑病兔及时隔离和采取措施。不从患有疥癣病的兔场引种,种兔进入观察3周,确实无病后方可混群。兔舍应经常消毒,保持环境干燥,空气流通和阳光充足。
理想的药物和方法是2~2.5%的敌百虫酒精溶液涂擦患处;肌肉注射虫克星或灭虫丁,每千克体重0.2毫升,或口服虫克星粉剂,每千克体重0.2毫克。
5.皮肤霉菌病。
由须发癣菌和大小孢子霉菌引起的以脱毛、断毛和皮肤炎症为特征的传染性皮肤病。
防治措施:加强饲养管理,注意通风换气,保持兔体和环境卫生,经常进行消毒,发现患兔,及时隔离治疗或淘汰。
治疗可采用以下药物:大群发病时,内服灰黄霉素,每千克体重每日25毫克,连用2周;克霉唑药水或软膏,均匀涂擦患处,每天3~4次,直至痊愈;10%的水杨酸软膏、或2%的福尔马林软膏、或5~10%的硫酸铜水溶液涂擦患处,每日2~3次,直至痊愈。
6.肠炎。
以消化系统功能失调,排稀便、粘液便或血便为特征。对獭兔,特别是幼兔的危害很大。
防治措施:预防可在饲料中添加氟哌酸、痢特灵、环丙沙星、喹乙醇等,按说明使用,连用3~5天。治疗可肌注痢菌净、磺胺嘧啶钠等;饲料中添加鼻肛净有很好的效果。由于獭兔消化道的脆弱性,一旦出现肠炎,容易脱水和出现电解质不平衡。要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应在用药的同时,配合补液和解毒,如静脉注射葡萄糖,肌肉注射维生素C等。(安晴)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农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