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农博网> 数据中心> 实用技术>狼尾草栽培技术与利用

狼尾草栽培技术与利用

2003年09月24日 10:37 来源:四川农经网

  • 关键字:

该草是利用美洲狼尾草不育系tift23a,与美洲狼尾草3b-6配制的种内杂交组合。适宜长江流域及以南地区种植的一年生夏季高产优质牧草品种。 1、形态特征和主要生育特性。植株高约300厘米,根系发达。分蘖11.2个,主茎叶片20多片,长60-70厘米。种子千粒重7.0克,籽实灰色,在南京生育日数130天、产量为6000-8000公斤/亩。喜温暖、湿润的气候条件,当气温达20℃以上时,生长速度加快。耐旱、搞倒伏,无病害发生,适宜于多次刈割,饲喂食草动物和鱼类。 2、栽培技术。美洲狼尾草种子小,幼芽顶土能力差,整地的好坏对它出苗影响很大,因此整地要精细,利于出苗。当温度稳定达到15℃时播种为宜,在长江中下游地区约在4月下旬至5月上旬,黄淮地区在5-6月播种,深度1.5厘米左右。5-6天即可出苗。亩播量0.7-1.0公斤。行距50厘米:也可以育移栽,行株40*20cm。为了防治蚂蚁等到地下害虫对种子或幼苗危害,必须用农药呋喃丹等拌种或施毒土。每亩使用优质有机肥1500公斤,施过磷酸钙15-20公斤作基肥。每刈割后都要施追肥一次,每亩使用尿素5公斤(或其它氮肥、人畜粪尿)。 3、营养价值和利用。干物质中含粗蛋白15.4%,粗脂肪4.2%,粗纤维35%。无氮浸出物25%。粗灰粉9%。刈割时高度:喂鱼、兔、鹅、猪70-80厘米采收;饲喂牛、羊时,1-1.3米采收。留茬高度10-15厘米,不要在阴雨天刈割。否则会造成缺株而减产。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农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更多关于 的新闻 更多>>